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伏后三日》
《入伏后三日》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老火炽而焰,端能流弱金。

清秋有微警,西风生薄阴。

日中无停晖,俯仰忽已沉。

齐纨不足玩,流景逝骎骎。

盛衰宁独行,巾具密相寻。

蓬茅有佳处,亦足慰人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òusān
sòng / zhānglěi

lǎohuǒchìéryànduānnéngliúruòjīn

qīngqiūyǒuwēijǐng西fēngshēngbáoyīn

zhōngtínghuīyǎngchén

wánwánliújǐngshìqīnqīn

shèngshuāiníngxíngjīnxiāngxún

péngmáoyǒujiāchùwèirénxīn

翻译
炽热的火焰燃烧不息,足以熔化柔软的黄金。
在清秋时节,微风带来一丝警觉,西风带来淡淡的阴霾。
太阳在正午时分光芒不停,转眼间已近黄昏。
华丽的齐纨(丝织品)并不值得长久欣赏,时光匆匆流逝如马疾驰。
盛衰更替并非独自发生,世间万物紧密相连。
即使是简陋的茅屋也有其美好的地方,也能安慰人的心灵。
注释
炽:极热。
焰:火焰。
警:警示。
薄阴:轻淡的阴云。
晖:阳光。
沉:下沉, 黄昏。
纨:精细的丝织品。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引申为迅速。
盛衰:兴盛和衰落。
寻:寻找, 寻觅。
蓬茅:简陋的房屋。
慰:安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老火炽而焰,端能流弱金。” 这两句通过对比老火与熔金的形态,描绘了一种力度的递减,暗示着秋季气候的转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中某种力量或激情的消退。

“清秋有微警,西风生薄阴。” 清秋之时,自然界给人的提醒是轻柔的,但不容忽视。西风带来的薄云,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也象征着某种预感或警示。

“日中无停晖,俯仰忽已沉。” 这里写的是白昼的阳光并没有长时间的停留,从正午到夕阳匆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种对光阴变化的观察,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齐纨不足玩,流景逝骎骎。” 齐纨,即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对织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飞逝、无可挽回的感慨。

“盛衰宁独行,巾具密相寻。” 这两句则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写。在生命中盛与衰的交替之下,诗人选择了独自前行,同时也在寻找着那些能够陪伴自己的东西或记忆。

“蓬茅有佳处,亦足慰人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便是在贫贱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安慰心灵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题琴趣轩卷·其二

箕子谁传悲操,汾亭空寄馀音。

独有杏坛玄圣,乾坤今古同心。

(0)

江节妇

萧江节妇先君传,苦操雄文照乱离。

操定不随天地改,文传空使古今悲。

平原渺渺春晖远,兰树依依丽日迟。

把卷欲题当日事,严亲又动九京思。

(0)

赠项子全

过门未识子全面,久矣逢人说项斯。

宦志已灰更变后,宗枝还念未分时。

曾杨近古无神术,卢扁于今有国医。

尚拟好风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园葵。

(0)

过昌化次前韵

未拂征衣满面尘,云林何计乞閒身。

荒村白日有啼鸟,废屋颓垣无住人。

大地岂应终破碎,普天谁为正君臣。

高堂自有二亲在,且向晨昏事盥巾。

(0)

题画·其八

有鸟名脊令,在原飞且鸣。

人皆有兄弟,惟尔独多情。

(0)

珥江驿口占八首·其四

蛮官短发皂衣疏,江驿时来学步趋。

归去休骑割鬃马,底鸦稳卧胜篮舆。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