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青溪小住,画桨迎潮,制此词,倚楫而歌之。如向廿四桥头闻箫声隐隐也》
《水调歌头.青溪小住,画桨迎潮,制此词,倚楫而歌之。如向廿四桥头闻箫声隐隐也》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押[侵]韵

曾过江山否,烟雨怕登临。

六朝残梦何处,鸥影卧秋深。

多少龙蟠虎踞,多少莺啼燕语,流水杳难寻。

湖为莫愁好,一碧到如今。台倚凤,洲呼鹭,峭寒侵。

消他几度斜照,换尽绿杨阴。

可惜江山千古,输与红箫尺八,不付劫灰沈。

四百画桥月,依旧荡波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易顺鼎的作品,以水调歌头为词牌,描绘了他在青溪小住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烟雨中的江山,暗示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六朝残梦何处"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鸥影卧秋深"则寓言了孤独与静谧,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诗人感慨昔日的龙盘虎踞之地,如今只剩下流水和自然景色,"湖为莫愁好,一碧到如今",赞美了青溪湖的永恒之美。词中提到的"凤台"、"鹭洲"和"斜照"等意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时光流转。

"消他几度斜照,换尽绿杨阴"进一步渲染了岁月的无情,而"江山千古"与"红箫尺八"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叹。最后,诗人以"四百画桥月,依旧荡波心"收尾,借月光下的画桥,寄寓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如梦如幻的哲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怀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舟过广陵访陆无从夜集托以买宅桥东因寄赠此作

桥上相携不厌频,钿车油壁半香尘。

贫将玉树誇词客,老向琼花作主人。

邗浦月华秋似练,曲江涛色夜如银。

青楼肯著狂夫卧,传语吹箫为卜邻。

(0)

赋八诗后鄙怀不能己巳伏枕呻吟再成八律共前什计十六章辄命使者焚之几筵次公有灵当为我击节三神之顶浮一大白也·其一

中年真诀至人传,晚岁仍参佛祖禅。

夜雪尚疑中岳顶,朝霞俄赴大罗前。

黄金阙近双龙驻,白玉楼高万象悬。

为问仙都题记者,几家词笔并如椽。

(0)

颜廷愉过访有赠时廷愉将之都下因寄诸友

片帆风雨泊孤城,一刺龙门曳履迎。

阀阅平原推世德,诗篇光禄擅才名。

风期乍拥衰颜壮,雪色频扶病眼明。

多谢酒人燕市上,竹林吾已负生平。

(0)

明晨邦相为具邀余同次公登兰阴山迨暮乃别·其二

扪萝日暮到苍茫,绝壁看天兴转狂。

三洞霞光回蜡屐,九峰云色堕胡床。

青精欲借仙人箸,白练偏题国士裳。

怅望十旬虚左意,片帆箫鼓下浔阳。

(0)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五

云霄惭比翼,湖海豁遐心。

一驻青丝窄,同携白玉琴。

清吟霞色烂,剧语露华侵。

快意篷窗下,天池酌水沈。

(0)

奉寄王江州六首·其三

岂为干城驻,能将一壑专。

郡僚携白傅,地主借青莲。

岳色含杯堕,江流卧榻悬。

转看牛斗近,双照莫耶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