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爆竹》
《爆竹》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伧。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ozhú
sòng / liúchǎng

jiésuíshíduānyōujiànqíng

fēngyóuchǔmànlún

lièhuǒlánggānsuìshēntángmíng

dànlìngxiūguǐkànfēigǎnyuàngāomíng

注释
节物:季节变化。
随时俗:跟随世俗的变迁。
端忧:深深的忧虑。
旅情:旅人的感情。
土风:地方风俗。
楚:古代楚国。
辞赋:诗词歌赋。
谩讥:随意嘲笑。
烈火:猛烈的火势。
琅玕:美玉,这里指珍贵物品。
碎:破碎。
深堂:深宅大院。
霹雳:雷声。
鬼瞰:恶鬼窥视。
高明:高人,贤明的人。
翻译
季节变换随世俗,旅途中的忧虑显现出来。
当地的风俗还记得楚地的样子,诗文却徒然被乡人嘲笑。
烈火焚烧珍贵的琅玕,深宅中响起雷鸣般的巨响。
只愿恶魔不再窥视,我并不敢奢求高人指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和作者内心的忧虑情感。"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因旅行而生的孤独与愁绪之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伧"则是说地方的风俗还能忆起古代楚国的情怀,但在辞章和赋文中却遭到了不懂装懂的人的无知批评。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当时社会流弊的不满。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用鲜明的画面展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爆发,比喻着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不安。"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敬畏之情,并非敢于求取过高的智慧或地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挽词二首·其一

天锡兴王佐,三朝秉化钧。

平生清俭节,临老退閒身。

赤舄荣封国,缁衣美世臣。

永陪英庙享,千载德名新。

(0)

简子容

同馆分飞来右浙,一麾潇洒出南河。

琴书满榻王常在,不独西湖胜赏多。

(0)

杂诗·其三

秋蓬美枝叶,所恶在根本。

随风不知往,去地日已远。

烝人何蚩蚩,原草何菀菀。

经营四方事,相与日牴践。

中林野火落,青青化为炭。

亦自有根荄,糜灭已复蔓。

(0)

游霍童·其三

瀑声深涧浅涧,峰势烟笼雾笼。

彷佛身游海上,须臾觉上山中。

(0)

寄虔州东禅惠长老

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重修远公社。

(0)

渊明醉石

聒聒飞泉清绕石,悠悠天幕翠铺空。

是非分付千钟里,日月消磨一醉中。

柳絮狂飘荒径畔,菊花仍在旧篱东。

水声山色年年好,堪使游人耻素风。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