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历遍贤声,一从海外归舟,白发青山相向老;
交亲联末谊,怅望湖边飞旐,黄花红叶有余悲。
扬历遍贤声,一从海外归舟,白发青山相向老;
交亲联末谊,怅望湖边飞旐,黄花红叶有余悲。
此挽联以深沉哀婉之笔,悼念郭嵩焘之逝。上联“扬历遍贤声,一从海外归舟,白发青山相向老”描绘了郭嵩焘一生的辉煌与归隐之境。扬历,意指名声远播,贤声则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成就。海外归舟,暗示其一生的宦海生涯,最终在异国他乡取得声名,晚年却选择回归故土,与青山为伴,白发生涯。此处以“白发青山”象征郭嵩焘晚年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岁月流逝、人生终老的感慨。
下联“交亲联末谊,怅望湖边飞旐,黄花红叶有余悲”则表达了对郭嵩焘逝世的深切哀痛之情。交亲,指的是亲友;末谊,意为最后的交情。湖边飞旐,是指湖畔飘扬的丧旗,是哀悼逝者的标志。黄花红叶,既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也常被用来比喻人世间的离别与哀愁。整句通过“怅望”、“飞旐”、“黄花红叶”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对郭嵩焘去世的惋惜与悲伤,以及对其生前友情的怀念。
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郭嵩焘个人的哀悼,也体现了对逝者身后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友情、人生、自然等主题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眼债未全无,惜春心尚有。
喜闻幽兰臭,寻过东山口。
披丛见孤芳,正似得佳友。
小锸破苍藓,护致归座右。
秀色逼尘埃,清芳动窗牖。
爱媚固无厌,嗟惜亦云久。
今为花木者,贵重无与偶。
第能吐青红,贡献率奔走。
官舟塞古汴,往往载蒲柳。
尔何守幽林,国香空自负。
所幸无改芳,可使名不朽。
初见累累小圃中,鼠偷雀啄树将空。
久遭日暴皮先罅,未借霜寒子半红。
爽味尚堪供齿颊,清浆聊可润心胸。
小篮亲摘提取便,聊得铺排荐饭钟。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