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洋创作的《龙涎香》。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来看,这首诗深受唐诗的影响,特别是在意象和想象力的运用上。
“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搴露" 一词源自《楚辞·渔歌》,意指舟船在水面滑行,这里形容诗人乘坐的龙舟在荷花丛中轻盈地划过,带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情趣。"未参南海素馨仙"则表达了对高洁仙界的向往,但并没有亲身经历,保持了一种遥远而美好的想象。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这两句描写的是一个宴会场景。"大门"指的是豪门或官府的大门,这里的"桂花酒"不仅是因为桂花的香气,也因为古人认为桂花带有吉祥、荣华之意,所以常用来比喻高贵和喜庆。"小样时分宝月圆"则是说在这个宴会上,人们分得了象征幸福美满的宝石形状的圆饼,这里的“宝月”既可以指代月亮,也可能是某种节令食品。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诗人技艺的敬佩。"诗挟少陵"指的是能够像唐代大诗人杜甫一样,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征服世人。"犀通神物为垂涎"则形容诗人的笔触能与神奇的事物相通,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最后两句则是在劝告或邀请某位尊贵的人物在幽静的兰花曲中稍作停留,同时又不失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使君"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颦山照鬓边"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或主人公在山间漫步时,那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的鬓角,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境、宴会、诗艺和自然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他那超凡脱俗的情怀。
雨锁珠帘,云迷玉洞,问谁消损刘郎。
涛笺悄展,瞒人袖底深藏。露微泫,月交光。
想兰舟、曾舣横塘。就阑干倚,花融素袂,脂敛轻妆。
丝丝曲尽回肠。犹恋诗心酿泪,雪腕留香。
罗屏荐影,相思讳说鸳鸯。寻同梦,隔重墙。
是情钟、不是痴狂。几番风暖,红窗絮语,著意商量。
京华晴雪后。正咏戏催妆,好逑诗就。
翠禽唤觉春宵信,万点疏香争漏。
迎风扑鼻,似暗忆、江南时候。
还自笑、双影兰闺,珊瑚映摇红袖。
频教对坐拈毫,问举案人前,画眉齐否。
静窗韵斗张笔阵,快赌玉纤金瘦。珠玑吐秀。
且步月、同歌白首。三弄绕、花下琴声,笙簧共奏。
玉关风露铜驼劫,湖山恋人如故。
碧院苔浓,红桥水暖,多少柔情芳绪。开奁看取。
想雪屋芭蕉,尚余吟趣。
领略春光,沜东渔父笑容与。
烟波云树缥缈,自殷勤细写,应伴仙侣。
凤阁才多,鸳帏韵美,三十功名尘土。团圞夜午。
正花满河阳,黛眉重妩。凭展兰窗,画梁双燕语。
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
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
曾著观堂金石录,遍传海国声名籍。
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朝鲜境,难搜觅。
不耐畔,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
密韵称尊清秘阁,访碑好继蓬莱屐。
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
极望里,认蠹壁尘空,画屏烟绕。
看玉阑低亚,相思雁柱声杳。霜下枫自好。
拚残阳红闹。废院冷,问讯曾无,拾翠人到。堪笑。
傍池偃柳,映水丝丝犹系棹。
暗凝想、当年燕语,如今乱鸦噪。
暮云四合,叹眼底、繁华都扫。
况信息、又怕湖山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