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哨遍.用东坡春情体。次董文友韵,送孙无言归黄山》
《哨遍.用东坡春情体。次董文友韵,送孙无言归黄山》全文
清 / 陈世祥   形式: 词  词牌: 哨遍

洞里百花,洞外锦霞,采药真生计。

便千年,高卧翠微中,再相传桃源天地。

石方床蘧蘧睡足,松泉互引,不晓红尘世。

任道述黄农,教通栖导,真人大笑不已。

却俗缘未了复驱饥。况嫁娶都完更为谁。

编草为裳,披发自覆,先生倦矣。

自初向尘中着脚,曾与青松誓。

困芒鞋也,怀猿忆鹤岂无泪。

千里外家山,烟云飘渺,容成去后无碑记。

六六奇峰,洞天三八,年来直西南视。

已担头卷轴足堪清,憩笑竹里高人,总好名、仡然箕踞何庸避。

从今翛脩径往,酌水餐松子。

遥听半岭,悠然振响,异哉啸兮处士。

霎时黄海涌波涛,但漫天、云蒸霞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他生活在洞穴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存,远离世俗的纷扰。诗中提到的“洞里百花,洞外锦霞”展现了隐士所处环境的美丽与宁静。隐士以采集草药为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仿佛在桃源般的世界中自由自在。

“石方床蘧蘧睡足,松泉互引,不晓红尘世。”描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休息还是饮水,都与自然紧密相连,远离尘世的喧嚣。接着,“任道述黄农,教通栖导,真人大笑不已。”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重和对自然法则的认同,隐士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却俗缘未了复驱饥。”暗示了尽管隐居生活充满乐趣,但仍有未了的俗世牵挂。接下来的“况嫁娶都完更为谁。”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于婚姻家庭的看法,似乎认为这些世俗事务已经完成,不再重要。

“编草为裳,披发自覆,先生倦矣。”描绘了隐士简朴的生活方式,穿着草编的衣服,披散着头发,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接下来的“自初向尘中着脚,曾与青松誓。”表明了隐士曾经踏入尘世,但最终选择了与自然为伴,与青松为誓,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困芒鞋也,怀猿忆鹤岂无泪。”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千里外家山,烟云飘渺,容成去后无碑记。”则暗示了隐士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容成的追忆,但又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往事已无法留下痕迹。

最后,“六六奇峰,洞天三八,年来直西南视。”描述了隐士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他对周围景色的观察。而“已担头卷轴足堪清,憩笑竹里高人,总好名、仡然箕踞何庸避。”则表达了隐士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也能保持自我,不为所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世界的超越与反思。

作者介绍

陈世祥
朝代:清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字善百,号散木。明学祯举人。入清官知县。有《楚云章句》、《半豹吟》、《园集》、《含影词》、《种瑶草》等。
猜你喜欢

赴龙溪樊郝诸公探梅之约三首·其三

万山积雪驻寒烟,残月疏钟欲曙天。

曾忆抱襟开户坐,却疑馀梦到林眠。

疏斜且出黄花后,攀折徒怜青草先。

相对尽期深谷里,莫教人羡上皇前。

(0)

初秋郡守丞倅诸公过译经台

浩公载自鹿门至,谂老床头接赵王。

不是野人情简略,都缘护法意深长。

虎溪苔印秋容淡,玉带光流山色凉。

珍重诸贤然诺处,译经台畔木樨香。

(0)

送商丘伯侯若孩

历乱沅湘道,迢遥潮汐西。

身名吾辈重,离别世人迷。

寂寂夜猿啸,萧萧斑马嘶。

安危付君国,千里绿杨堤。

(0)

莫厌贫十二首·其九

原宪并日食,端木出连驷。

两贤恒相从,只有叹已耳。

道胜无怨尤,夜耕可卒岁。

世岂乏刘龚,人生贵立志。

荣叟年九十,带索乐弗匮。

所造吾安知,豁达庸何易。

几死之散人,优游同直寄。

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

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鱼肆。

(0)

望归人二首·其一

岁暮怀归人,苍茫云木外。

登高不可见,入室闻寒籁。

髣髴檐下声,捲幔日已昧。

日昧犹平时,对此偏无奈。

(0)

渌水曲

乘流汎春渚,荡荡木兰桡。

日射水头红,微风翼柔条。

轻衣入芳树,重阴覆河桥。

缓步胜安车,遵畬盼新苗。

真乐岂景物,百龄如一朝。

山酌薄醇醪,清辞当歌谣。

心与诸境泠,寓目皆逍遥。

烟光澹将夕,黄鸟鸣咬咬。

倚杖望櫩际,去来谁为招。

含情迟回涂,此道何寥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