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四首·其四》
《偈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释思慧   形式: 偈颂

南询诸友,踏破草鞋。绝学无为,坐消日月。

凡前易脱,圣解难忘。但有纤毫,皆成渗漏。

可中为道,似地击山。应物显形,如驴觑井。

纵无计较,途辙已成。若论相应,转没交涉。

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哲理,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与修行境界。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南询诸友,踏破草鞋”、“凡前易脱,圣解难忘”,表达了在追求真理与解脱的过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又要放下执着,摆脱凡尘的束缚,铭记圣贤的教诲。

“但有纤毫,皆成渗漏”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细微之处的重要性,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可中为道,似地击山”则比喻了在修行中寻找恰当的方法,如同大地撞击山石,既要有力度,又需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

“应物显形,如驴觑井”运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在面对事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就像驴子看到井口,只看到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纵无计较,途辙已成”提醒人们即使在不经意间,也已留下了行动的痕迹,强调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最后,“若论相应,转没交涉”指出真正的理解和共鸣是无需言语的,如同心灵深处的默契。鼓励读者自我反思,回归内心,不必外求,因为答案往往就在心中。“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则是对所有寻求智慧与解脱之人的勉励,告诫不要错失内心的平静与真我,各自回到心灵的殿堂,不再追寻虚妄之事。

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寓言式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修行的真谛,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释思慧
朝代:宋

释思慧(一○七一~一一四五),号妙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俞。首见法云大通善本禅师,即与染削。次竟真净,终归礼大通。出住霅川道场法席,继徒径山净慈寺。诏居京师智海寺,又移补显亲、黄蘖,终住福州雪峰寺。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大通善本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七十五。《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猜你喜欢

蔡香祖大令廷兰寄示海南杂著读竟率题六首·其二

大化遥沾古越裳,未通华语解文章。

天朝才士来增重,响答诗筒侑客觞。

(0)

摸鱼儿.够亥六月留别新安作

者溟濛、江云岳雨,是谁招我来住。

空桑三宿犹生恋,何况三年吟绪。来又去。

可题遍、莲花六六峰头路。幽怀更苦。

问官阁梅花,谁家公子,来咏断魂句。

眠餐好,多谢濒行嘱咐。吾家有妹工赋。

相思咫尺江关耳,切莫悲欢自诉。君信否。

只我已、年来习气消花絮。词章不作。

倘绝业成时,年华尚早,听我壮哉语。

(0)

福宁州谣三首·其三

山巍巍兮无麦原,白面细粉常盈盆。

林森森兮无桑柘,锦绣绫罗色相亚。

出门见岭不见江,案前罗列皆鲈鲂。

儿童吼鬨南山下,剩逐牛羊与驴马。

山妻嘻笑临堂前,满头珠翠垂翩翩。

自言获功始三载,胜如仕宦数十年。

但愿魁寇未殄灭,与我增财广置山间田。

(0)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一

湖中艇子风徐徐,秋水荡漾金芙蕖。

钓鱼不是贪双鲤,为恐腹中藏素书。

(0)

村酒仅数行,野蔬不盈掬。

(0)

菩萨蛮

竹梧重叠交窗影。水纹簟卷冰花冷。灯穗堕空烟。

梦回秋可怜。玉阶人不见。络纬啼成怨。

银汉信沈沈。碧云深更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