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水斋杂忆·其十二》
《听水斋杂忆·其十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循绩廉声满外台,井泉时动邑人哀。

焦原连岁无青草,苦忆琳宫请雨来。

(0)
鉴赏

这首诗《听水斋杂忆(其十二)》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一位官员因政绩卓著而受到百姓爱戴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以及对雨水的渴望。

首句“循绩廉声满外台”,描绘了这位官员凭借廉洁公正的品行和卓越的政绩,在外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里的“外台”泛指官场或朝廷之外的地方官吏,强调了官员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次句“井泉时动邑人哀”,则通过一个反常的现象——井泉的波动引起人们的哀叹,暗示了当地可能遭遇了干旱或其他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第三句“焦原连岁无青草”,进一步描述了连续多年的干旱导致大地干涸,连青草都无法生长的惨状,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影响。

最后一句“苦忆琳宫请雨来”,表达了人们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对神灵的虔诚祈求,希望神灵能够降下甘霖,缓解旱情,恢复生机。这里的“琳宫”通常指庙宇或神殿,象征着人们对自然力量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难时人类的脆弱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西门行二首·其二

步出城西门,但见两两垂杨。

高枝自相樛,低枝亦成行。

昔者手植之,不敢望人长。

十年不相遘,睹此参天势莫当。

东家秃柏偃蹇气欲尽,令我箕踞叹息此树傍。

人间世,一何茫茫。丈夫宛转间,倏忽生辉光。

巧命搏参差,奇贤避颉颃。

扶杖且归来,兄呼醪,嫂呼豨,大妇洗爵,小妇前致辞。

俱睹百年树,不睹人生百岁时。

今日乐相乐,何用戚戚缠思悲。

(0)

岐山操

哀哀我民,愚圣狎主。余之弗庇,忍以贻虏。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伐材中林,陶瓦堲土。

民未休舍,余敢宁处。顾视周原,厥田膴膴。

是穮是蓘,以待来者。

(0)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其三孤儿发科

雏凤新成试羽翰,芳枝何意发枯兰。

相看未语先成泣,人间真有立孤难。

(0)

有谷堂·其二

陶令归来看五柳,魏公老去有三槐。

朱轮翠盖交生荫,须信当年不妄栽。

(0)

送鸿山殿读归省

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

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

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

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0)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其三

时序惊心又素秋,此心应得几宜休。

微官出入庄生蝶,散帙纵横王子筹。

物累秪馀琴鹤在,道心唯共水云谋。

年来苦热缘多病,又向山中半月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