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
《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

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

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

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连日”、“听松”、“雨中”等词,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首联“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以问句形式引入,仿佛在询问天地间是否有某种超然的存在,引领读者步入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接着,“竹径新开及晚春”,描绘了一条新辟的竹林小径,在晚春时节显得格外清新与生机勃勃,暗示着自然界的更新与希望。

颔联“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运用对比手法,以“劫火”象征灾难或破坏,而“无屋地”则代表了自然的原始状态,强调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海鸥“如避有机人”,则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人深思。

颈联“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池水在特定时刻流动,阁上的松声在倾听之后显得更加真实与纯粹,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平衡。

尾联“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以佛教文化为背景,提及观音菩萨的经卷,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慈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界的深层联系。诗人渴望与“老衲”对话,探讨生命的意义和自然界的奥秘,体现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邵宝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送薛能少府任盩厔

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

相送昆明岸,同看太白峰。

数瓢留顷刻,残照迫从容。

好去烟霞县,仙人有旧踪。

(0)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其九

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

楼边听歌吹,帘外市钗花。

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

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

(0)

马明生遇王婉罗

彻骨金疮分已休,谢神妃护到灵丘。

供承洞府知何地,洒扫云房不记秋。

金锁玉函虽照耀,宝书真篆敢窥求。

龙胎未肯传初学,又逐安期万里游。

(0)

过华清内厩门

华清别馆闭黄昏,碧草悠悠内厩门。

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龙孙。

(0)

题连云堡

由来天地有关扃,断壑连山接杳冥。

一出纵知边上事,满朝谁信语堪听。

(0)

奉使京西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