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就食》
《就食》全文
宋 / 杨蟠   形式: 古风

未知田上劳,徒厌鼎中味。

及与农事接,方惊食者贵。

余生寡营求,念此岂易致。

况敢怀寸禄,平居但羞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ùshí
sòng / yángpán

wèizhītiánshàngláoyàndǐngzhōngwèi

nóngshìjiēfāngjīngshízhěguì

shēngguǎyíngqiúniànzhì

kuànggǎn怀huáicùnpíngdànxiūkuì

翻译
在未知的田野上辛勤劳作,只觉得锅中的食物珍贵无比。
一旦接触到农事,才惊觉食物的来之不易,作为享用者是多么奢侈。
我一生淡泊名利,想到这些,怎能轻易得到满足。
更何况我仅有一份微薄的俸禄,平时都感到惭愧不已。
注释
田上:田野上。
劳:劳作。
厌:感到厌倦。
鼎中味:锅中的食物。
接:接触。
食者:食物的享用者。
贵:珍贵。
余生:我的一生。
寡营求:淡泊名利。
岂易致:怎能轻易得到。
寸禄:微薄的俸禄。
平居:平时。
羞愧:惭愧。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的感慨和自我的反省。在开头,诗人通过“未知田上劳,徒厌鼎中味”两句,描绘出自己过去不曾体会到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只是一味嫌弃家中的食物平淡无奇。接下来的“及与农事接,方惊食者贵”则表明诗人通过亲身体验农业劳动,才深刻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其价值非同小可。

在后半部分,“余生寡营求,念此岂易致”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以往追求的东西较少,但回想起来,对于生活中简单而又宝贵的事物,如美食,应该更为珍惜。最后两句“况敢怀寸禄,平居但羞愧”,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反省,如果自己过去有过微薄的收获,也应当感到羞愧,因为这些都来源于农夫的辛劳。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真挚体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劳动成果的尊重与感激,以及对于个人生活态度的自我反思。

作者介绍

杨蟠
朝代:宋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猜你喜欢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

晴开高阁敞凌秋,杖策招邀惬胜游。

黄菊已深陶令酒,青山重约庾公楼。

殊庥神贶堪陈颂,彦会朋来足唱酬。

鸡骨无缘共攀陟,双峰天外独凝眸。

(0)

七夕后登粤秀山留别邱龄叔伍国开同罗友国何右文赋

凭高千古意悠悠,况复风烟是素秋。

同社几人今聚散,暂时胜地且夷犹。

峰回翠岫云光满,夜转银河海气流。

指点家山聊怅望,可堪别袖更牵愁。

(0)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0)

刘民部觐国奉使将还朝过古冈同张仲骏饯别舟中·其一

彩鹢明朝发,相携此聚筵。

槎疑汉作使,人似郭同仙。

把酒情何恨,临风思惘然。

帝城千万里,望入斗牛边。

(0)

南阳道中

作客已堪怜,春光复眼前。

陇头浮麦浪,堤上散榆钱。

旅况鹃声出,乡心马首悬。

苍林如可度,吾欲问归船。

(0)

留别平南四景·其一乌江濯清

流水桃花绕县城,玉琴弹彻韵偏清。

旅魂已化南飞雁,谁复悠悠问濯缨。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