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同飞燕掠春波,奋进曾怜托坎坷。
惟剩广栽西苜蓿,年年风暖绿堤何。
轻同飞燕掠春波,奋进曾怜托坎坷。
惟剩广栽西苜蓿,年年风暖绿堤何。
这首诗以“春风燕”为题,通过描绘轻盈如燕子掠过春水的景象,以及对一匹名为“春风燕”的马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诗中将马比作燕子,形象地表现了马的灵动与速度,同时也暗示了马的命运如同燕子般短暂而充满活力。
“轻同飞燕掠春波”,开篇即以燕子轻盈的姿态和春水的流动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燕子在春日里自由飞翔,轻巧地掠过水面,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美好。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马的外形特征,也暗含了诗人对马生命力的赞美。
“奋进曾怜托坎坷”,这一句则转而表达对马命运的同情。马虽拥有奋进的力量,却也经历了坎坷与挫折。这里的“怜”字,透露出诗人对马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自身或他人经历困难时的共鸣。
“惟剩广栽西苜蓿,年年风暖绿堤何。”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马的生活环境——西边的苜蓿田。苜蓿是马的重要饲料之一,这里用“广栽”二字,既体现了对马生活所需的关注,也暗示了对马命运的关切。每年春风温暖之时,绿意盎然的堤岸上苜蓿生长茂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马能够在此安享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风燕”这一形象的描绘,以及对马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自由与坚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吁嗟陈人七十馀,蓬头跣足依敝庐。
门无车马多榛莽,本为穷愁日著书。
忆昔十五二十时,结交海内豪侠儿。
至今抚膺长叹息,安得凭陵百万雌。
击筑微吟不辞醉,朱楼红粉恣欢爱。
桃花零乱春复春,回盼佳人今安在。
仗剑飘飖事远游,濯缨直溯千丈流。
狂来倚天天祇尺,日月西沉紫气浮。
自谓樊笼羁不住,三山五岳凭虚度。
可怜释蹻入承明,却被儒冠反相误。
衔橛在前徒苦辛,韶光转眼如飙尘。
览镜须臾成丑老,思心绻结难具陈。
君不见汉家豪右歌牢石,一代繁华易消歇。
又不见金谷园中草色芳,楼台寂寞风萧索。
何须握粟问穷通,但愿云眠万虑空。
自昔达人张仲蔚,阶前寂寞长蒿蓬。
庄生老去思鸢食,枕上谁能生八翼。
甘心贫贱复何求,且向东篱呼五白。
《自述》【明·陈迁】吁嗟陈人七十馀,蓬头跣足依敝庐。门无车马多榛莽,本为穷愁日著书。忆昔十五二十时,结交海内豪侠儿。至今抚膺长叹息,安得凭陵百万雌。击筑微吟不辞醉,朱楼红粉恣欢爱。桃花零乱春复春,回盼佳人今安在。仗剑飘飖事远游,濯缨直溯千丈流。狂来倚天天祇尺,日月西沉紫气浮。自谓樊笼羁不住,三山五岳凭虚度。可怜释蹻入承明,却被儒冠反相误。衔橛在前徒苦辛,韶光转眼如飙尘。览镜须臾成丑老,思心绻结难具陈。君不见汉家豪右歌牢石,一代繁华易消歇。又不见金谷园中草色芳,楼台寂寞风萧索。何须握粟问穷通,但愿云眠万虑空。自昔达人张仲蔚,阶前寂寞长蒿蓬。庄生老去思鸢食,枕上谁能生八翼。甘心贫贱复何求,且向东篱呼五白。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grVXie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