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自峡中垂,却拟檐前挂。
谁宾复谁主,同一供佳话。
百丈水晶帘,合相琉璃界。
万有纳以空,底论须弥芥。
瀑自峡中垂,却拟檐前挂。
谁宾复谁主,同一供佳话。
百丈水晶帘,合相琉璃界。
万有纳以空,底论须弥芥。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挂瀑檐》。诗中描绘了瀑布从峡谷垂下的壮观景象,巧妙地将其比作檐前悬挂的水晶帘,营造出一种既自然又艺术化的美感。诗人通过“谁宾复谁主”的设问,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万物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在广阔的宇宙中,无论是庞大的须弥山还是微小的芥子,都可被包容于“空”这一概念之中,体现了佛教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思想。
“百丈水晶帘,合相琉璃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瀑布如水晶帘般晶莹剔透,与琉璃世界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而“万有纳以空,底论须弥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无论是巨大的山岳还是微小的芥子,都能被包容于“空”之中,暗示了宇宙的无边无际和万物的平等性,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熟虑。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独到见解,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宇宙、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