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三》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三》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

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鉴。

(0)
翻译
七均师的教诲悄然无声,五和之道常以平淡为主。
芸芸众生以此回归,一德贯穿真理与俗世。
在秋江梦境中,鱼虾躲避着窥视的目光。
明亮的月亮本无心,是谁让它成为寒冷的镜子。
注释
七均师:指代某种教诲或智慧的象征。
无声:形容教诲深沉而不显于表面。
五和:可能指五行调和或某种哲学理念。
常主淡:常常倡导平淡无华的生活态度。
芸芸:众多的样子,形容人群。
一德:统一的道德观念或原则。
真滥:真理与世俗的混合。
梦临:入梦来到。
窥瞰:偷看,窥视。
明月:明亮的月亮。
寒鉴:寒冷的镜子,比喻清冷无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三)》。诗中,黄庭坚以“七均师无声”和“五和常主淡”起笔,寓言音乐的和谐与自然的清淡,暗示了诗人追求心境的宁静和淡泊。接下来,“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表达了对世间纷繁的超脱态度,认为只有坚守真我,才能在复杂世事中保持纯粹。

“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描绘出梦境中的宁静景象,鱼虾避开诗人的视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幽。最后两句“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鉴”,以明月自比,表达出诗人无意间成为他人审视内心冷峻的镜子,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哲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和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二同蔡受之、赵中甫巡城,饮于南楚楼

淼淼澄清波面,依依紫翠山光。危栏徙倚对斜阳。

山影波流荡漾。世事一番醒醉,人生几度炎凉。

高情收拾付觥觞。何止羲皇人上。

(0)

哭徐玑五首·其二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

(0)

润陂山上作

一山大半皆槠叶,绝顶閒寻得径微。

无日谩劳携纸扇,有风犹怯去绵衣。

野花可爱移难活,啼鸟多情望即飞。

惟与寺僧居渐熟,煮茶深院待人归。

(0)

灵岩

忽有千岩聚,禅宫得土悭。

古来云是海,天下别无山。

久立增寒思,初看损壮颜。

曾闻斤石剥,夜落半空间。

(0)

水际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

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0)

意难忘.过庐陵用美成韵

魏紫姚黄。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