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实爱斯人。眷求圣德,大拯彝伦。
率土方燎,如火在薪。惵惵黔首,暮不及晨。
朱光启耀,兆发穹旻。我皇郁起,龙跃汉津。
言届牧野,电激雷震。阙巩之甲,彭濮之人。
或貔或武,漂杵浮轮。我邦虽旧,其命维新。
六伐乃止,七德必陈。君临万国,遂抚八寅。
高高在上,实爱斯人。眷求圣德,大拯彝伦。
率土方燎,如火在薪。惵惵黔首,暮不及晨。
朱光启耀,兆发穹旻。我皇郁起,龙跃汉津。
言届牧野,电激雷震。阙巩之甲,彭濮之人。
或貔或武,漂杵浮轮。我邦虽旧,其命维新。
六伐乃止,七德必陈。君临万国,遂抚八寅。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颂扬君德的诗篇。从“高高在上,实爱斯人”开始,展现了帝王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爱护之情。接着,“眷求圣德,大拯彝伦”表明了对圣明君主德行的追寻与尊崇,以及对礼仪法度的维护。
“率土方燎,如火在薪”则形象地描绘了帝王德泽如同烈火一般,遍及四方,温暖而强大。紧接着,“惵惵黔首,暮不及晨”表达了一种急切之情,希望能迅速实现理想与抱负,不愿错过任何时机。
“朱光启耀,兆发穹旻”中,“朱光”的使用烘托出一种祥瑞的气氛,而“兆发穹旻”则预示着美好事物的出现。随后的“我皇郁起,龙跃汉津”用来比喻帝王之权势,如同腾飞的龙一般威武。
在“言届牧野,电激雷震”中,“言届”指的是君主的话语传遍各处,而“电激雷震”形容其威力与影响力如同天地间的雷鸣,令人畏惧。紧接着,“阙巩之甲,彭濮之人”则描绘了守卫边疆的将士,坚不可摧。
“或貔或武,漂杵浮轮”中的“或貔或武”形容军队的英勇善战,而“漂杵浮轮”则象征着战争车辆的快速移动,显示出强大军事力量。
最后,“我邦虽旧,其命维新。六伐乃止,七德必陈。君临万国,遂抚八寅。”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繁荣的愿景,即便是古老之邦,也能不断更新自我,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德行、国家盛世和军事力量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
闲居九年,禄不代耕。肉食不足,藜烝藿羹。
多求异蔬,以佐晨烹。秋种罂粟,春种决明。
决明明目,功见本草。食其花叶,亦去热恼。
有能益人,矧可以饱。三嗅不食,笑杜陵老。
老人平生,以书为累。夜灯照帷,未晓而起。
百骸未病,两目告瘁。决明虽良,何补于是。
自我知非,卷去图书。闭目内观,妙见自如。
闻阿那律,无目而视。决明何为,适口乎尔。
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
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轩昂颠倒唯恐后,嗟子何独强根株。
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举惊当涂。
心知势力非汝敌,独恐清议无遗馀。
扁舟岁晚告归觐,家膳欲及羞莼鲈。
隐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
纷纭世事不著耳,得失岂复分锱铢。
投身固已陷泥滓,独立未免遭沾濡。
君归左右识高趣,牛毛细数分贤愚。
子嗟丘中亲艺麻,邵平东陵亲种瓜。
公今归去事农圃,亦种洛阳千本花。
修篁绕屋韵寒玉,平泉入畦纡卧蛇。
锦屏奇种斸岩窦,嵩高灵药移萌芽。
城中三月花事起,肩舆遍入公侯家。
浅红深紫相媚好,重楼多叶争矜誇。
一枝盈尺不论价,十千斗酒那容赊。
归来曳履苔径滑,醉倒闭门春日斜。
车轮班班走金毂,印绶若若趋朝衙。
世人不顾病杨绾,弟子独有穷侯芭。
终年著书未曾厌,一身独乐谁复加。
宦游嗟我久尘土,流转海角如浮槎。
归心每欲自投劾,孺子渐长能扶车。
过门有意奉谈笑,幅巾怀刺无袍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