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茅无路谒君王,白首终为田舍郎。
近读南华资旷达,欲师西洛愧荒唐。
乾坤万象供诗料,风月一楼为醉乡。
日晚栖禽归自乐,飞鸣不是怨斜阳。
草茅无路谒君王,白首终为田舍郎。
近读南华资旷达,欲师西洛愧荒唐。
乾坤万象供诗料,风月一楼为醉乡。
日晚栖禽归自乐,飞鸣不是怨斜阳。
这首诗名为《醉吟》,出自宋代诗人戴复古之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草茅无路谒君王,白首终为田舍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与无奈。他无法找到通往君王之路,只能一生默默地耕作于田间,头发变白却仍旧是平凡的农夫。
"近读南华资旷达,欲师西洛愧荒唐。"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阅读了庄子的《南华经》,受到其哲学思想的影响,想要效仿庄子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但却感到自己的才智不足以达到庄子的高度。
"乾坤万象供诗料,风月一楼为醉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将天地间的万物景象作为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在一个有风有月的高楼中寻找到自己心中的乐土。
"日晚栖禽归自乐,飞鸣不是怨斜阳。"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鸟儿归巢而感到自己的内心喜悦,那些鸟儿的叫声并非是对残阳余晖的怨恨,而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和谐。
这首《醉吟》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戴复古借由此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诗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