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遥复种湖滨,此地相将二百春。
出处无能惭德义,往来盛礼谢乡邻。
从今厚俗虽交善,自古为居必择仁。
海内喜瞻声教远,时雍共作太平民。
草堂遥复种湖滨,此地相将二百春。
出处无能惭德义,往来盛礼谢乡邻。
从今厚俗虽交善,自古为居必择仁。
海内喜瞻声教远,时雍共作太平民。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的《奉谢诸乡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乡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首联“草堂遥复种湖滨,此地相将二百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草堂与湖水相伴,时间流逝,仿佛已经度过了两百个春天,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
颔联“出处无能惭德义,往来盛礼谢乡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德和行为的自信,以及对乡邻的尊重和感谢。他不因自己的出身或地位而感到羞愧,而是以高尚的道德和礼仪对待每一位来访的乡邻。
颈联“从今厚俗虽交善,自古为居必择仁”强调了社会风气的重要性,认为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从个人做起,选择仁慈的行为方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居住的地方都应以仁爱为先。
尾联“海内喜瞻声教远,时雍共作太平民”展望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景象,希望全国上下都能受到良好的教化,共同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美好愿景。
正人閒、辍犁停杼,生机荒尽墟井。
双星有巧何从乞,空自北窗高枕。浑不省。
听儿女青红,惯把瓜果整。秋心本冷。
柰金虎号风,石鲸咽雨,愁绪彀人领。
通天表,归计休题沈炯。沧尘偏感俄顷。
浮生贵寿原无谓,早笑令公私请。阊阖迥。
怪到眼欃枪,望断河汉影。佳期怕问。
且盒放蛛丝,垆寻犊鼻,相与破颜饮。
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
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
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
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
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
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
卷帘还是秋风,殷勤留得秋光住。
开残菊朵,为秋憔悴,更禁细雨。
赖有平泉,清华水木,湖山佳处。
比停舟慧锡,名园眺赏,依旧是,花无数。
淮海而今重遇。只坡公、最联心素。
瓣香有约,鸥踪飘泊,胜游轻误。
折柬今朝,徵君旧事,画图看取。
待他年觅个,新罗妙手,写兹良聚。
惜红红,怜素素。未肯絮禅堕。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偏惊眼、此花幽楚。
挽春住。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倘容我、夜深私语。
老矣坡仙,一霎朝云,秋床竟空。
叹哀蝉促柱,芳韶苒苒,离鸾回枕,好梦悤悤。
怨结燕兰,恨摧湘蕊,受尽缠绵药裹中。
相思泪,有裙芜蝶紫,蜡桂鹃红。伤心谁貌惊鸿。
算祗少沈檀小象供。
忆病蚕丝褪,宽消腕玉,愁蛾黛蹙,瘦怯眉峰。
来日大难,他生未卜,除是依稀海上逢。
徘徊久,怅衙香一炷,尘苑千重。
碧将山断,红带霞分,登临何限沾衣。
醉后羊昙,西园处处花飞。
芳洲已无杜若,便涉江、欲采贻谁。
还解佩,甚楚兰盈把,都化相思。
怕听黄垆碎语,几夜窗秉烛,惊梦犹疑。
旧隐鸥边,如今应怅人非。
飘零坠梅怨曲,尚泠泠、海上心期。
愁更远,抚霜鸿、弹断素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