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邸抄见晋中闻喜沁原等县开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阳母子相食随奉明纶前后发御前银五万馀遣使星夜解往设法救济感叹有作四首·其三》
《阅邸抄见晋中闻喜沁原等县开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阳母子相食随奉明纶前后发御前银五万馀遣使星夜解往设法救济感叹有作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臧圭行急病,汲节矫便宜。

自古贤臣事,于今圣主思。

收人宁问乏,遣使尚忧迟。

疋帛宫中数,惟民不计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阅邸抄见晋中闻喜沁原等县开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阳母子相食随奉明纶前后发御前银五万馀遣使星夜解往设法救济感叹有作四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民生困境的关注与忧虑。

“臧圭行急病,汲节矫便宜。”这两句以历史典故开篇,臧圭和汲黯都是汉代著名的贤臣,他们行事果断,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里借用了他们的事迹来表达诗人对于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希望朝廷能够迅速、公正地处理问题的决心。

“自古贤臣事,于今圣主思。”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贤臣在历史上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君主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古代贤臣那样,关心民众疾苦,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收人宁问乏,遣使尚忧迟。”这两句直指现实,批评了官府在处理民生问题时存在的不足。诗人认为,在收集救济物资时不应计较贫富,而在派遣使者时则应加快速度,避免延误救助时机。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救助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担忧。

“疋帛宫中数,惟民不计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重视民众的需求,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的物资分配,都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而不应计较成本或个人得失。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展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云南起义纪念日,依韵和邃汉室主人率成二律·其一

当年鼙鼓动滇黔,伟业巍然震古今。

海内已酣洪宪梦,天南犹醉共和心。

神奸虽踣根还在,病国多难感最深。

风雨漂摇怀烈士,长教披发助悲吟。

(0)

咏怀四律·其一

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證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0)

友朋中有以罢道为劝者,诗以答之

亡羊自昔多歧路,脱俗方为中道行。

夏绿春红何足惜,要以冰雪验人生。

(0)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一

江南杨柳枝,二月枝堪折。

塞北谷雨过,春光才漏泄。

(0)

思亡友李生玉书二首·其二

痛挂延陵剑,徒归旧馆骖。

轶群空冀北,遗恨在滇南。

母老生无养,家贫死不甘。

惟余吴季子,涕泪落江潭。

(0)

大风上陶然亭和壁间韵四章·其三

忍听离亭唱渭城,一鞭掉首任行行。

石痴曾上青山化,鸟怨终填碧海平。

醉酒记来金谷苑,题诗愁绝玉溪生。

短宵欹枕思谁觉,又看萧窗曙色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