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其一》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笋舆随望入寒烟,每诵君诗辄黯然。

今夜定知连榻梦,一时飞堕锡山前。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读林择之二诗有感》(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人诗歌的深切共鸣,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句“笋舆随望入寒烟”,以“笋舆”比喻友人的诗歌如同新生的竹笋般清新脱俗,引领着读者的目光穿越寒冷的烟雾,暗示了诗歌带来的清新意境和深远意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景象,也暗喻了诗歌如同春笋般破土而出,充满生机与希望。

次句“每诵君诗辄黯然”,表达了诗人每次吟诵友人诗歌时内心的沉思与感动。这里的“黯然”并非哀伤之意,而是深沉的感慨与共鸣,说明了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后两句“今夜定知连榻梦,一时飞堕锡山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预感到今晚在梦中会与友人共榻而眠,一同飞越至锡山之前。这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仿佛心灵相通,共同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诗歌的深情回顾和想象中的梦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朱熹成功地将个人感受与艺术创作紧密相连,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好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六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0)

巫山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搆意未遂。

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

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

仰观八九顶,俊爽淩颢气。

晃荡天宇高,奔腾江水沸。

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

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

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

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

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

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

野老笑我旁,少年尝屡至。

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

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

世人喜神怪,论说惊幼稚。

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云此今尚尔。

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

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

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

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

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

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

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

溟濛草树密,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

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不到今卅年,衰老筋力惫。

当时伐残木,牙檗已如臂。

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

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贫贱尔何爱,弃去如脱屣。

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0)

湘江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

鹧鸪一声在何许,黄陵庙前烟霭深。

丹青欲画无好手,稳提玉勒沈吟久。

马蹄不为行客留,心挂长林屡回首。

(0)

精卫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

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

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0)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