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符阳数,秋秋协岁行。
海山增介祉,风物丽陪京。
豳树丹含籁,岐花黄放晴。
登高真恰当,曾此俯寰瀛。
九九符阳数,秋秋协岁行。
海山增介祉,风物丽陪京。
豳树丹含籁,岐花黄放晴。
登高真恰当,曾此俯寰瀛。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宫廷宴饮的盛况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首联“九九符阳数,秋秋协岁行”点明了节日与季节,以数字“九九”呼应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同时“秋秋”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颔联“海山增介祉,风物丽陪京”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将海山之景与京城的美好风光相融合,寓意着吉祥与繁荣。
颈联“豳树丹含籁,岐花黄放晴”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如红色的树木和黄色的花朵,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同时也蕴含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尾联“登高真恰当,曾此俯寰瀛”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怀,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视野,也暗含了对国家疆域的自豪感,以及对天下太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既展现了重阳节的民俗风情,又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中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审美情趣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