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火村酥野坞边,物含春意也婵娟。
疏峰罨羃桃蒸绮,远浦迷离雨作烟。
手卷画中开别业,水车声里过前川。
敲诗饶有廑农意,不是寻花问柳船。
榆火村酥野坞边,物含春意也婵娟。
疏峰罨羃桃蒸绮,远浦迷离雨作烟。
手卷画中开别业,水车声里过前川。
敲诗饶有廑农意,不是寻花问柳船。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北远山村泛舟时所见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乡村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榆火村酥野坞边”,以“榆火”点明时节,暗示春天的到来,而“村酥”则描绘了村庄在春日阳光下的温暖景象。“野坞边”则增添了自然野趣,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物含春意也婵娟”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婵娟”一词,既形容了春日万物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安宁。
接下来的“疏峰罨羃桃蒸绮,远浦迷离雨作烟”两句,通过“疏峰”、“桃蒸绮”、“远浦”、“雨作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山峦的轻盈、桃花的绚烂以及远处水面上的朦胧烟雨,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春景图。
“手卷画中开别业,水车声里过前川”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泛舟时的悠闲与自在。诗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水车的声音,既是自然的韵律,也是生活的节奏,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敲诗饶有廑农意,不是寻花问柳船”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更表达了他对农事的关注和敬重。这里的“廑农意”并非指具体的农事活动,而是诗人对农民生活、土地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体现了他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与敬仰,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