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
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
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
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
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学者之间互相尊崇、交流文学的场景。开篇“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表明各国君主都敬仰鲁地的学问,而学者们像和鸣的羔羊一样聚集在一起,显示出学术氛围之浓厚。"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则指出外来的历史学家创造新的诗韵,中郎(官职名)则致力于确定古代文学的准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
接着“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展现了各种美好的学问和纯洁无瑕的文章,如同准备礼仪用的缣素布,堆积如山。"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国家的语言来启迪万物,也许是为了将王者之言传达给君主。
"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则写出了学者们在研究和探讨中达到精髓,并在喜悦的宴席上对美好时光感到珍惜,不愿意看到它结束。最后“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诗人独自眺望着西边的山峦,心中想要将自己的身心托付给那飘渺的白云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文学和学术交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传承与个人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我闻仙人张三丰,脩真时在紫霄峰。
存虚御气凌太空,往来海上蓬莱宫。
忆昔文皇乘六龙,缄书遣使访灵踪。
崦嵫西距嵎峓东,徘徊天路烟濛濛。
琼宫绛阙十二重,仙惟可望不可逢。
谁人貌此真仙容,美髯如戟颜如童。
潇潇桂树荣秋风,披图彷佛云霄中。
仙乎仙乎如可从,吾将选胜巢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