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人宋衍蚤孤母去力学取科第遂获见母盖自蜀至许六千馀里声迹不至逾二十年感叹兹事以送其归》
《蜀人宋衍蚤孤母去力学取科第遂获见母盖自蜀至许六千馀里声迹不至逾二十年感叹兹事以送其归》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绿槐染衣芦作鞭,朝骑骏马下九天。

人为君荣君未喜,我家剑南亲万里。

四岁儿啼母不知,肺肝欲裂悲语谁。

不如读书期有立,可以藉手荣吾慈。

白云怅望天一方,颍水之北嵩之阳。

君王一日亲试策,阿兰不愿尚书郎。

里门下马人争看,对泣相持行路叹。

版舆归侍锦江头,戏彩重偿龀与丱。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蜀地少年宋衍早年丧父,立志求学,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京城与母亲相见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绿槐染衣芦作鞭”,以绿槐和芦苇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宋衍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朝骑骏马下九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他追求功名的决心和豪情。

“人为君荣君未喜,我家剑南亲万里”两句,表达了宋衍虽然在京城取得了荣耀,但心中最渴望的还是与母亲团聚。这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四岁儿啼母不知,肺肝欲裂悲语谁”描绘了宋衍幼时与母亲分离的痛苦情景,表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不如读书期有立,可以藉手荣吾慈”则表达了宋衍通过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为母亲带来荣耀的愿望,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心。

后半部分“白云怅望天一方,颍水之北嵩之阳”描绘了宋衍与母亲重逢时的场景,以及他们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君王一日亲试策,阿兰不愿尚书郎”表明了宋衍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但他并不满足于官场的职位,更看重的是与母亲的团聚。

“里门下马人争看,对泣相持行路叹”描述了宋衍回到家乡时,乡亲们的欢呼和自己的泪水交织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版舆归侍锦江头,戏彩重偿龀与丱”表达了宋衍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心愿,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晚年过得幸福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宋衍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子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祝杖投钱唐江

尔自黄源岭,相从到上都。

扶持千险阻,策掖万崎岖。

凤沼波应煖,龙门路不迂。

便须齐变化,霈泽济寰区。

(0)

送刘梅溪游句曲

华发萧萧两鬓秋,醉眠花竹旧风流。

天心桥畔行将老,地肺山中隐去休。

半岭白云容可玩,一庵明月尚空留。

西风趣赴方台约,岩下遥看二老游。

(0)

次韵陆承之寒夜有怀·其一

客心惊岁暮,不奈送愁频。

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

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

奚待扁舟兴,风期暗与亲。

(0)

赠龚养正二首·其二

百骸缀联等非实,调虞小愆诸病入。

忘三彭仇念昔闻,作五禽戏瞢此术。

吾身甚羸心甚安,妻孥已捐今昔观。

平生学力外生死,砭剂求工聊复尔。

(0)

谢程帅袁制使·其九

九死得此生,万事遂成懒。

惟馀坐进地,劣亦受推挽。

交游金玉人,毕力补疏短。

诗书衔砭剂,陆续到老眼。

(0)

喜雪六首·其六

南邻赏雪珠箔褰,红炉绿酒围婵娟。

北邻飞雪洒枕席,拥户亭午无炊烟。

袁安吻燥屋不补,东郭足皲履已穿。

呜呼悲歌兮歌且止,安得薪炭如蓬酒如水。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