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登楼赏月的景象和心情。诗人在正午时分登上高楼,目光所及之处便是那轮清辉耀眼的明月。诗人的情感充沛至极,不忍心就此别过,这份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化作了“莫辞终夕看”的深情表达。
“动是隔年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每当佳节如中秋,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的同一时刻,那份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两句,则是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描绘。夜晚的凉意中,萤火虫在草丛间闪烁,而那轮明月则映照着树梢上的鹤巢,让人仿佛能听到鹤鸣声中带着的寂寞。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两句,则是诗人的深夜未眠,以及清晨时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鸡鸣报晓,意味着良辰美景即将逝去,而诗人却依依不舍,只能在心中轻轻告别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
纯孤出海奔且蹶,流光欲补前宵阙。
此时大地腾哗声,我欲不狂心勃勃。
穿林一线栖乌翻,下砌三砖语虫歇。
巡栏索句方沈吟,又见织云卷如发。
美人隔帷花隔烟,纵好无如间芒忽。
祇将彩翠输鲜鳞,不借华膏鍊尘骨。
弥留渐觉意僭悽,舍去尚馀心仄兀。
中宵风露凄已寒,达曙星河澹将没。
后时好景还蹉跎,便有清歌讵能发。
遥知故人怊怅同,雁夜迢迢悄难越。
相看咫尺不相亲,眄君如眄云中月。
陇坻之坂坂九回,青天九折盘崔巍。
秦川万里一回首,歌声日暮肝肠摧。
何人作歌心断绝,游子魂消古离别。
陇头水作东西流,陇上人为死生诀。
试问此情深几许,石上车轮洼尺五。
人间何处无关山,尽道无如此行苦。
折断珊瑚七宝鞭,未曾回首祇行前。
生来不识销魂别,愧尔关西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