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木平的和尚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平和尚虽然外表看似古朴,但内心却保持着一份青春之气。这不仅是对他肉体与精神状态的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对他的敬仰。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木平和尚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在陌生的道路上,他们彼此凝视,通过秋夜皎洁的明月来探讨内心世界,这是对友情和心灵沟通的美好描绘。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两句,用了比喻手法。木平和尚不像普通人那样依赖物质(如蚕丝),而是通过内心的歌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歌唱还能吸引到自然界中的鸟儿为之和鸣,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今天来到了木平所在的城阙,并且早就已经理解了木平的高尚情操。这不仅是对木平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修养和感悟的一种映照。
整首诗通过对木平和尚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赏。
秋水龙鳞,晚风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昼。
几多时、春原嫩绿如绣。
如今活计汗珠里,说经年、一家南亩。
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青黄断,挨饿久。
度日更无糠,白泥哄口。还刮龟毛,半死命根谁救。
莫更笑,乡中叟。军歌响、如何将就。
趁今日、郑侠图中,斟杯浊酒。
岁将暮,云帆风卷正凄凉。
见梅花呈瑞,素英澹薄含芳。
千片逞姿向江国,一枝无力倚邻墙。
凝眸望,昨夜前村,雅态难忘。
争妍斗鲜洁,皓彩寒辉,冷艳溥香。
姑射真人,更兼粉傅容光。
梁苑奇才动佳句,汉宫娇态学严妆。
无憀恨,独对光辉,别岸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