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幽窗风弄晓,柳织烟笼,开罢棠梨了。
枝上流莺啼更早,惜花人共春花老。
金鸭香深檐外袅,绣到鸳鸯,转惹侬情恼。
镜掩孤鸾羞独照,眉山一点愁多少。
小院幽窗风弄晓,柳织烟笼,开罢棠梨了。
枝上流莺啼更早,惜花人共春花老。
金鸭香深檐外袅,绣到鸳鸯,转惹侬情恼。
镜掩孤鸾羞独照,眉山一点愁多少。
这首明代词作《蝶恋花·小院幽窗风弄晓》描绘了一幅清晨小院的静美画面。"小院幽窗风弄晓",以轻柔的晨风和静谧的小院开启了一天,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环境的清幽。"柳织烟笼,开罢棠梨了",柳树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棠梨花已凋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别与惋惜之情。
"枝上流莺啼更早,惜花人共春花老",流莺的鸣叫增添了生机,但同时也引发了词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他与花儿一同老去,流露出岁月无情的哀愁。"金鸭香深檐外袅",室内香炉中的香气袅袅升起,引出下文的闺中女子心境。
"绣到鸳鸯,转惹侬情恼",女子在刺绣鸳鸯图案时,反而勾起了内心的情感纠葛,使她心生烦恼。"镜掩孤鸾羞独照",她不愿独自面对镜子,因为镜中的自己映照出孤独,加重了她的愁绪。
最后,"眉山一点愁多少"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内心的愁苦比作眉间的细纹,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或女子深藏不露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敏感和对青春易逝的深深感叹。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㬠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