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此诗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个人心境巧妙结合。首句“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展现了壮丽的山水画卷,洞庭湖畔宽广的乐土,是古代帝王游猎之所,传说中有神仙降临的地方,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好想象。潇湘,即湘江,与洞庭相邻,不仅地理位置接近,更在文化上紧密相连,这里提及帝子游,可能寓意高贵或不凡。
接着“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云去,指的是云彩飘散远去;苍梧野,或指遥远荒凉之地,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感寄托;水还江汉流,则是对水流回归自然状态的写照。这里的“云”和“水”,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和感情流动,水往低处流,象征着无奈与顺应。
中间两句“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表达了诗人停下马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不舍。骖即是马匹的驾具,停骖则是停下行进;而“怅望”二字,则深刻传递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辍棹,即车轮的轴孔,子夷犹,或许是在强调那种难以磨灭的情愫。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两句中的“广平听方籍”,可能在暗示诗人渴望得到某种信息或指引,而“茂陵将见求”则是对未来某种愿景的期待。这里的“广平”、“茂陵”,或许分别象征着心灵的安宁与理想的追寻。
末句“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切烦恼和思绪都已经随风而去,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别离之痛,却依然如影随形。这里的“心事俱已矣”,可能是对过去种种不甘与未了的心境做一个总结,而“江上徒离忧”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眼前的离别,内心的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佳作。通过这短短几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才华与其个人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