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试二首·其一》
《御试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0)
注释
隋珠:比喻珍贵的明珠,象征高雅。
琼殿:华丽的宫殿,形容皇家场所。
丹梯:红色的阶梯,可能指通往宫殿的通道。
九华灯:形容宫灯繁多且华丽。
万乘君:指皇帝,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四首题:四面题字,可能指皇帝的御笔。
灵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尊贵。
翻雪羽:形容凤凰展翅飞翔的景象。
洞箫:古代乐器,常用于宫廷音乐。
讽金闺:可能指箫声触动了宫中女子的情感。
明朝:明天。
场场醉:一场接一场地醉饮。
青桂:青色的桂花,象征高洁。
紫泥:紫色的泥土,可能指墨迹或诗文。
翻译
各自带着珍贵的明珠,又来到华丽的宫殿,攀登红色的阶梯。
九华宫的灯像三条烛火明亮,皇帝乘坐的车驾上挂满了四面题字。
凤凰期待着能翻飞如雪羽,洞箫声或许会触动宫廷女子的心弦。
明天不妨尽情畅饮,因为青桂的新香中混有紫泥的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充满了豪华与神秘的气氛。从“已表隋珠各自携”开始,诗人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隋珠作为古代珍贵的宝物,每个人都手持着它,显得无比尊贵。而“更从琼殿立丹梯”则进一步提升了场景的神秘性,琼殿、丹梯都是仙境中的建筑,与现实世界相比,更添几分不染尘俗之感。

接下来的“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则是对这场宴会的一种具体描绘。九华灯、万乘君等词汇,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宏大与奢侈,也透露出一丝神秘与超自然的色彩。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中的灵凤、洞箫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它们在这里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仿佛在宴会中起舞,增加了整个场景的梦幻与诗意。

最后,“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则是对宴会氛围的一种总结。诗人劝酒、畅饮之情溢于言表,而“青桂新香有紫泥”的描写,更是将宴会的豪华气派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凡尘、接近仙界的梦幻氛围。同时,诗中的用词与意象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想象力和艺术功底。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其五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

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

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

谁能后彫赏,惟有岁寒知。

(0)

春晴

莫春已办曾点服,急雨又垫林宗巾。

一晴政为吾辈设,速载家酿羞厨珍。

(0)

燕居十六首·其六

好语噤难出,卑词强应酬。

只云逃口祸,却恐遂成偷。

(0)

和施耕进士忆竹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

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

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

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

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

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

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

于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0)

哭王仲密四首·其三

场屋行迟暮,田庐卧寂寥。

壮图藏翰墨,高行落渔樵。

会哭诸朋盛,衔哀一奠遥。

系舟江岸绝,愁望定山潮。

(0)

为周提宫题尚友堂

先生高节昭流俗,未应名宦能羁束。

归来卜筑傍泉石,洒落轩楹照山谷。

外罗君子六千人,中有插架三万轴。

我尝一日坐其间,至今清兴犹堪掬。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