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山相狋觺,矗矗镜深沼。
雨气破蘋光,玲珑走飞瀑。
廊垣积春阴,邃绿互回绕。
此心气澄静,聊以畅襟眺。?幽觅余绮,园林窎然辟。
寒风上春衣,迟花媚霁夕。
南窗瞰池水,清光异金碧。
旁入栖烟亭,闲云一为集。
游踪喜邃密,登阁启窗阑。
天光接远水,绿尽见诸山。
林壑互应接,知我数往还。
放翁虽千古,逸唱同追攀。
师山相狋觺,矗矗镜深沼。
雨气破蘋光,玲珑走飞瀑。
廊垣积春阴,邃绿互回绕。
此心气澄静,聊以畅襟眺。?幽觅余绮,园林窎然辟。
寒风上春衣,迟花媚霁夕。
南窗瞰池水,清光异金碧。
旁入栖烟亭,闲云一为集。
游踪喜邃密,登阁启窗阑。
天光接远水,绿尽见诸山。
林壑互应接,知我数往还。
放翁虽千古,逸唱同追攀。
这首清代诗人陶方琦的《春暮登快阁与姚海槎亲家茗话》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登阁赏景的闲适心情。首句“师山相狋觺,矗矗镜深沼”以山势比喻师山峻峭,如镜面映照着深深的池塘,形象生动。接下来的“雨气破蘋光,玲珑走飞瀑”描绘了雨后水面的动态之美,雨气轻拂,浮萍光影摇曳,飞瀑如丝滑落,显得清新灵动。
“廊垣积春阴,邃绿互回绕”写出了春天阴凉的廊檐下,绿色植物环绕,生机盎然。诗人内心宁静,“此心气澄静,聊以畅襟眺”表达了借此美景舒展胸怀的愿望。随后的“幽觅余绮,园林窎然辟”则转向园林深处,寒风吹过,晚花在雨后显得娇媚。
诗人从南窗远望,池水清澈如金碧,旁边烟雾缭绕的栖烟亭更添了几分闲适。他欣赏着幽深的环境,登高望远,天光水色连成一片,远处的群山尽收眼底。最后两句“林壑互应接,知我数往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默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处以陆游自比,表达对前人逸致诗篇的仰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暮时节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之子于归亦。记垂髫、琐窗朱户,常相依倚。
花萼春浓真似海,底事十年弹指。
早料理、遥情离思。
箫凤声中分袂速,算今番、归妹爻占四。
徵旧梦,渺云水。年来我亦愁难洗。
怪西风、雁行吹散,白云天际。
家有仓山如画里,无复冷吟闲醉。
料花月、也添憔悴。
听水听风知未惯,更怜伊、初试羹汤味。
双鲤讯,须频寄。
过雨花舒,过风竹瀁。并刀难剪愁千丈。
一抔香土隔春山,鹃声并作销魂况。
镜槛尘薶,妆楼蛛网。旧游重省添惆怅。
待凭幽梦诉无聊,只怜又被湘屏障。
休论尘世事,对影共吟哦。
卷帘空外长望,还欲问嫦娥。
照尽悲欢万古,便有阴晴圆缺,只是不销磨。
我欲乘风去,一笑定如何。徘徊处,霜露迸,冷偏多。
当头此夜,难得一掷恐轻过。
回首家山何处,同有离愁千斛,寂寞冷关河。
秉烛更重话,怕听唱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