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仙祠》
《三仙祠》全文
宋 / 杨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胜迹传来不记年,昔闻尝驻汉神仙。

碑因藓蚀无完字,址为藤迷失旧阡。

岩屋镫悬松外月,石炉香散竹间烟。

翻思谷穗遗人日,陈迹寥寥一惘然。

(0)
注释
胜迹:古代遗迹。
年:年代。
昔闻:过去听说。
驻汉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藓蚀:苔藓侵蚀。
完字:完整的字迹。
藤迷:藤蔓覆盖。
旧阡:旧有的道路。
岩屋:岩石建造的房屋。
镫:灯笼。
松外月:松树间的月光。
石炉:石头制成的火炉。
香散:香气飘散。
竹间烟:竹林中的烟雾。
谷穗遗人日:赠予谷物的日子。
寥寥:稀少。
惘然:惆怅失落。
翻译
古老的胜景年代久远难以追溯,听说曾有仙人在此驻留。
石碑因苔藓侵蚀,字迹残缺不全,古迹的路径已被野藤遮掩,难寻旧时踪迹。
岩洞中悬挂着松树外的月光,石炉散发出的香气在竹林间飘散。
回想起那些赠予谷穗的日子,这些陈迹如今却显得如此寥落,令人感怀不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神仙祠庙,通过对胜迹和遗址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诗人以沉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古朴的画面。

"胜迹传来不记年,昔闻尝驻汉神仙。"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神仙祠庙的历史悠久,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了边界。

"碑因藓蚀无完字,址为藤迷失旧阡。"这里通过对古碑和遗址被苔藓覆盖、文字模糊以及藤蔓缠绕、旧时界限不复存在的描述,表现了历史的消逝与自然力量的侵蚀。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写。"岩屋镫悬松外月,石炉香散竹间烟。"这里的岩屋、松树和石炉都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月亮与香烟交织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翻思谷穗遗人日,陈迹寥寥一惘然。"诗人在这里通过反复思考古代遗留下来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去人物和事件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断片时所产生的心灵震撼。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他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杨佐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赠王侍郎时总戎蓟镇

相国提兵驱紫氛,年来羽檄罢纷纭。

千峰夜戟吹胡雪,万里秋笳断蓟云。

骠骑长呼辽左戌,单于三折漠南军。

麒麟错落尚书省,青鬓归来奉圣君。

(0)

万里

万里青枫悲素秋,千门风急楚云流。

江南涕泪重城急,海上亲朋暮角愁。

西入战烽迷汉骑,年来渔父失江鸥。

寄言诸将须深策,早把新军驻石头。

(0)

春兴八首·其一

往岁含春紫禁东,千官环佩散天风。

茂陵病逐樵人去,淮海春残桂树丛。

宦计云霄惟敝舄,主恩日月在冥鸿。

简书使者江亭满,可得相逢问汉宫。

(0)

送人归淮南

燕市六月芳草班,落日忽惊游子颜。

骑发邯郸逢赵璧,雨来桐柏近淮山。

黄河日夜去仍急,沧海东南浩不还。

秋到正逢丛柱色,王门诸客共谁攀。

(0)

送万彦和佥宪之广东

为郎依北斗,作赋重西京。

云里金茎诏,愁边沧海行。

星文开凤节,秋色动羊城。

桂叶双旋转,梅花列戟迎。

按章孤岛入,揽辔曲江平。

紫气朝看剑,苍梧夜勒兵。

回风五岭振,飞雨百蛮惊。

潮起鱼龙偃,珠来日月明。

罗浮高可立,溟渤远能清。

吴楚千戈泪,乾坤竹帛名。

纵横粤王垒,慷慨汉臣缨。

万里还相忆,寥寥今古情。

(0)

伤春四首·其四

野阔时仍鸟,山寒昼不花。

最怜簪冕客,何事管弦家。

驰马去朝日,登楼起暮霞。

青门悬万里,白发阻三巴。

天地方戎服,江湖况使槎。

独将留滞色,惆怅对春华。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