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冰雪岁云除,梅柳春堤引驷车。
奉使暂持天上节,储才曾读禁中书。
洪厓山对滕王阁,绿水桥连孺子居。
共道世恩承雨露,早知文誉重璠玙。
燕台冰雪岁云除,梅柳春堤引驷车。
奉使暂持天上节,储才曾读禁中书。
洪厓山对滕王阁,绿水桥连孺子居。
共道世恩承雨露,早知文誉重璠玙。
此诗《送熊元直翰检奉使还南昌》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描绘了送别使者的情景及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誉。诗中以“燕台冰雪岁云除,梅柳春堤引驷车”开篇,巧妙地将时节更替与使者出行的场景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离愁的氛围。接着,“奉使暂持天上节,储才曾读禁中书”两句,通过“天上节”和“禁中书”的比喻,赞美使者不仅肩负重任,且学识渊博,深得朝廷信任。
“洪厓山对滕王阁,绿水桥连孺子居”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洪厓山、滕王阁、绿水桥、孺子居等名胜古迹融入其中,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使者未来行程的美好祝愿。最后,“共道世恩承雨露,早知文誉重璠玙”表达了对使者品德与文誉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如同珍贵的宝玉,承载着世间的恩泽与雨露,预示着其未来的成就与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展现了严嵩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使者个人品质与才能的深刻赞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佳作。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
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
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
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
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
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
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
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本分家风,寻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
饥餐渴饮,任运度流年。
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好弱由天。
君知麽,一身尚假,万事岂牢坚。
些儿穷活计,寂寥潇洒,有口难言。
箪瓢不置,那得买山钱。
且恁腾腾兀兀,任从他螳战蜂喧。
真清乐,松间步月,石上枕书眠。
老氏真机,如来祖印,明明象帝之先。
不生不灭,端的至幽玄。
一派清风匝地,迷云散、皓月当天。
君知否,寥寥劫外,法鼓震三千。
本来真个妙,无名无相,非道非禅。
学人外觅,教我怎生传。
不肯回光返照,区区地、走遍山川。
归来也,人牛不见,芳草锁江烟。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
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
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翠。
佩霓裳缥渺,飞琼羽盖,瑶池宴,赏佳丽。
俯笑人间富贵。
到头来、一场虚伪。
桑田暗改,人生空老,谁能适意。
虎战龙争,汉兴秦灭,今成何济。
看蓬莱紫府,长春胜景,妙无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