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秀亭秋怀十五首·其一》
《秀亭秋怀十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高台何巍巍,远眄千里道。

长夏绝游朋,荒径丰茂草。

菑翳一以剪,秋意豁幽抱。

能赋昔为谁,今死骨已槁。

魂兮果何之,言语空媚好。

我欲有所酌,适值樽中燥。

焉得瓢天浆,伊人共倾倒。

(0)
翻译
高高的台子多么雄伟,远望千里的道路展现在眼前。
漫长的夏日没有了朋友来访,荒凉的小路上野草繁茂。
杂草丛生的地方被一扫而净,秋天的气息让人心境开阔。
过去能赋诗的人是谁呢?如今我已死去,骨骼都已干枯。
灵魂啊,你究竟要去往哪里?言语虽美,却已无处诉说。
我想要饮酒,却发现杯中酒已干涸。
如何能得到天上的甘露,与她一起畅饮呢?
注释
高台:高耸的台子。
巍巍:雄伟的样子。
远眄:远望。
千里道:千里路。
绝游朋:没有朋友来访。
荒径:荒凉的小路。
菑翳:杂草丛生。
豁幽抱:开阔心境。
昔为谁:过去是为谁。
槁:干枯。
魂兮:灵魂啊。
媚好:美好。
酌:饮酒。
燥:干涸。
瓢天浆:天上的甘露。
伊人: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哀伤的情感,通过对高台、千里道、绝游朋、荒径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怀旧之情。诗中的“菑翳一以剪”、“秋意豁幽抱”显示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事物的感伤。而“能赋昔为谁,今死骨已槁”则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怀念旧友而旧友已逝的悲凉。最后,“我欲有所酌,适值樽中燥。焉得瓢天浆,伊人共倾倒”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却发现酒已干涸,无奈之下只能与不在场的人共同倾诉心中的苦闷。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韵卿任赋立春

阳和协气起寒灰,席上清歌听落梅。

煖逐日华惊岁换,夜占天象觉星回。

书筹屡点蟾蜍砚,命釂连催鹦鹉杯。

愿敛春祺锡黎庶,熙熙一镜似登台。

(0)

次长清寺

迎宾一红亭,栋宇飞半岭。

松筠引幽步,以渐入佳境。

阴风起涧壑,凛冽噤蛙黾。

归云拥僧裓,飞溜入茶鼎。

支筇薰风阁,玉溪两峰并。

中阙认牢山,一点烟鬟整。

我来见所见,赍恨在俄顷。

丘樊绝泥滓,钟鼎值机阱。

老逐黑衣居,此心真炯炯。

(0)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三

寒斋篁竹间,墙屋久不葺。

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

忍饥哦诗书,亭午或未粒。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

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

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

(0)

挽吉溪吴助教·其二

新生誇踯躅,旧德叹凋零。

冷带商岩月,光凌处士星。

布衣难得禄,白首易穷经。

追想今何在,溪流对洞庭。

(0)

题光武庙

闻道三千惟一心,未应百万怕王寻。

可怜千载兴王地,城郭摧颓树草深。

(0)

默室

宝冠题榜意已到,竹阁作铭言岂多。

入室人人知是默,谁知个里有倾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