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三》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三》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寒斋篁竹间,墙屋久不葺。

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

忍饥哦诗书,亭午或未粒。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

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

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参加考试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描述寒斋的破败景象,以及主人公忍饥读书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文人清贫而坚韧的精神面貌。

首句“寒斋篁竹间”,点明了环境的简陋,暗示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苦。接着,“墙屋久不葺”、“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寒斋的破败不堪,生活条件的恶劣。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公依然坚持“忍饥哦诗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亭午或未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生活之艰辛,即使到了中午,也可能还没有吃上饭。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贫困,也凸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和他人处境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接下来,“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则对比了外部世界的繁华与自己的贫穷,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一句,反映了主人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最后,“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希望他能够适时调整,兼顾学业与生活。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表明主人公对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充满信心,即使面对困难,也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引用汉代诗人焦仲卿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的鼓励,希望他能够像焦仲卿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理想。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预示着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相信他通过努力,不仅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甚至能够获得显赫的地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蜀口枕上

清啸孤猿半夜啼,子规山狖共酸悲。

水风露月烟江冷,正是离人睡觉时。

(0)

鹅湖道中

去城十里路盘纡,幽径平冈驾小舆。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

(0)

霜天晓角·其八寿贾教

良宵七七。又近中元日。

桥上老人有约,后五日、重来觅。婵娟银海出。

木犀新雨湿。惟有延平剑气,箕斗外、广寒逼。

(0)

虞美人·其十二大红桃花

鞓红乾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翛然一点系裙腰。

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英英肯似焉支贵。

漫脱红霞帔。落时且勿涴尘泥。

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0)

宴春台.寿周耐轩

五十三年,韶华刚度,今年夏五十三。

瑞鹤朝来,待公弥月重探。人生贵寿多男。

看斓斑室,添个荷衫。□□□,亭亭八面,醉倚红酣。

承平故事,暇日清谈。云龙风虎,塞北江南。

午桥午枕,羲皇白日如惔。

手种蟠桃,明年看取,实大如柑。奈何堪。

天妒人睡美,趣趁朝参。

(0)

南歌子·其二

篘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霜前雁到蟹螯持。

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