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前一夕同幼度有开诸弟集得秋字》
《秋前一夕同幼度有开诸弟集得秋字》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梧桐一叶破新愁,明日明朝又早秋。

抱病岁时频废酒,闭门风雨亦销忧。

秋当隐映山多思,人领清虚韵独幽。

风竹露荷同一醉,夜深凉籁下西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来临的复杂心情与生活状态。首句“梧桐一叶破新愁”,以梧桐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新愁被触动。接下来,“明日明朝又早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变换的必然性,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抱病岁时频废酒,闭门风雨亦销忧。”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生病时,因身体不适而减少饮酒,但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反而能暂时忘却忧愁。这种现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

“秋当隐映山多思,人领清虚韵独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天与诗人情感之间的联系,山色在秋日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深远,引发诗人的思绪万千。同时,诗人也通过“清虚韵独幽”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风竹露荷同一醉,夜深凉籁下西楼。”这两句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融为一体,风中的竹子、露珠下的荷花,在夜晚的凉爽中共同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仿佛所有的忧愁都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和个人境遇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凤栖梧.山居遣兴

满目青青松间竹。掩映山家,有甚闲荣辱。

独自唱吟斟美醁。味浓醉倒和衣宿。

清梦觉来情未足。重抱瑶琴,品弄无生曲。

谁是知音余伴侣。草堂风月应相许。

(0)

水调歌头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

何年鸾鷟同侣,清梦入真游。

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

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

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

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压嚣湫。

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0)

莫思乡.继重阳韵

意马下功收。不放心猿暂出头。

一点灵明归太素,何求。通六幽微罢运筹。

芋栗更闲搜。知味闻香识破□。

须向空中寻响亮,无休。真乐真欢散尽愁。

(0)

临江仙

得暇闲窗寻思虑,古今多少兴衰。

闲萦都写色并财。寰中几个,识破早归来。

好向白云溪畔坐,逍遥坦荡眉开。

清风阵阵排尘埃。怀中古镜,寂照现灵台。

(0)

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

闲云泄泄日晖晖,林斧溪舂响翠微。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

邻村社后容借酒,客舍新来未绽衣。

遥忆东郊亭畔柳,归时相见亦依依。

(0)

次韵谢敬之题南康县刘清老园

刘子隐居地,真如李愿盘。

万松春不老,多竹夏生寒。

卜筑世情远,登临客虑宽。

题诗疥君壁,聊以记游观。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