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
《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全文
明 / 夷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御手封函出紫宸,百灵效职共纷纭。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禅谩能文。

陈情此日趋灵鹫,万岁千秋报圣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正月十三日清晨,宫廷内的一场庄严仪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亲自参与的宗教活动,以及朝廷官员在这一神圣时刻的职责与情感。

首句“御手封函出紫宸”,生动地描绘了皇帝手持装有重要诏书的信函,从皇宫深处走出的画面,透露出仪式的庄重与皇帝的权威。接着,“百灵效职共纷纭”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各种神灵比拟为在场执行职务的官员,形象地表现了仪式的宏大与参与者的众多。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仪式准备的周密与细致。尚书在深夜等待,而使者则在清晨手持象征吉祥的“五色云”,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仪式的隆重,也暗示了皇帝对仪式的高度重视。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禅谩能文”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鬼神询问与封禅文章的虚无感,强调了仪式的实际意义和皇帝的至高地位。

最后,“陈情此日趋灵鹫,万岁千秋报圣君”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仪式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宗教活动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夷简
朝代:明

杭州人,与止庵德祥禅师俱为平山嗣,主南屏净慈。
猜你喜欢

从仙游行入黑水谷五里草房凹作

谷口寻源入渐深,回峦相接昼阴阴。

屿禽掠水应愁下,野鹤穿云太不禁。

暝接草房烟漠漠,树当若岫绿森森。

重游始得名山趣,老去翻惭少日心。

(0)

沜东蓺圃作

我非汉阴叟,灌园湋水东。

处世本无机巧心,胡为桔槔悬此中。

园丁再拜向我语,此意千古谁可通。

舟车亦是古帝作,胡不辞去存古风。

言者自有托,读者自无穷。

坂泉之战至今诵,安用区区矢与弓。

(0)

寄太微

太微神仙人,佳思逐云上。

挥洒乾坤珍,飘飖出尘鞅。

游宦建章宫,才名藉方仰。

萋斐反南山,闭门却交往。

我东游华峰,每过时临访。

麾麈话羲皇,拂剑悲魍魉。

或诣少微原,歌啸历苍莽。

倚坐看云生,策杖听泉响。

遐烛远不隔,幽抱近弥想。

以兹酬宿心,晨夕共欢赏。

别来忽五月,予衰殊非曩。

百忧结我肠,许过约恒爽。

梦寐时见之,太息诮欺罔。

新霁起微凉,何不谢纷攘。

(0)

浒西喜明叔孟独二君子至作

我本支谩人,啸歌浒西曲。

心喜谈道术,性憎傍尘俗。

二君英俊才,世事岂拘束。

同游终南山,文采夺人目。

数日返墟里,此意常在腹。

因念苏与黄,声臭一何属。

我有辋川吟,鄙近不可读。

请君勉和之,永为此行馥。

(0)

题林医士画册

江上春潮静,舟中日似年。

不须生羽翼,无事即神仙。

(0)

八月四日定斋侍御过我小轩索观古刻左传及圣教序诸帖留咏次韵荅之

舸屋亲劳柱史登,履痕新破石苔层。

疏帘不为看山捲,曲几还留听雨凭。

左传癖成怜晋客,右军书在感唐僧。

停杯剧论怀千古,坐对流云思转凝。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