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野渡甲申雪吟·其一》
《和野渡甲申雪吟·其一》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盈尺为祥须应占,洪纤著物类形盐。

幻成列阜鼍城涌,散作千林蝶阵粘。

清友不妨添玉骨,苍官俄怪变银髯。

祇怜岁岁催人老,染尽华颠亦可嫌。

(0)
翻译
一尺之地也能显吉祥,万物形态如盐粒般精细。
幻化成山丘城池涌动,散布成千树花海如蝶群粘连。
清雅的朋友增添我精神,苍老的官员惊奇白发突现。
只可惜时光催人老去,染白了满头黑发也令人厌倦。
注释
盈尺:一尺之地。
祥:吉祥。
须:必须。
应:应当。
占:显现。
洪纤:大到小,形容事物的大小差异。
著物:附着在物体上。
类形盐:像盐粒一样细致入微。
幻成:幻化成。
列阜鼍城:山丘城池。
涌:涌动。
散作:散布成。
千林:千树。
蝶阵:蝶群。
粘:粘连。
清友:清雅的朋友。
添:增添。
玉骨:比喻高尚的精神或气质。
苍官:苍老的官员。
俄怪:忽然感到奇怪。
变:变化。
银髯:白发。
祇怜:只可惜。
岁岁:年复一年。
催人老:催促人衰老。
华颠:满头白发。
可嫌:令人讨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初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盈尺为祥须应占,洪纤著物类形盐。"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雪量充足比喻吉祥之兆,同时描绘出大自然在积雪中显现出的纯洁与庄严。

"幻成列阜鼍城涌,散作千林蝶阵粘。" 这两句通过对积雪变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奇妙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赞叹。

"清友不妨添玉骨,苍官俄怪变银髯。" 这里“清友”可能指代诗人的朋友或同道,而“玉骨”则寓意纯洁无暇;“苍官”、“银髯”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

"祇怜岁岁催人老,染尽华颠亦可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带来的变化以及对人生易逝的感慨。"祇怜"一词表现出诗人的哀叹,而"染尽华颠"则是对生命美好瞬间即逝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岁月流逝以及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宏善寺题壁兼赠昙瑞上人即和壁间惺存居士韵四首·其二

郊园落日怅西风,荒草芊绵曲径通。

一瓣禅龛何处所,上方清磬一灯红。

(0)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其一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

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0)

寄杨文藻三首·其一

一别动经年,相思隔远天。

秋怀闻雁后,春梦落花前。

朗澈黄山月,清吟白马泉。

何时重把麈,樽酒茂林边。

(0)

怀李咏萸

三年别况两心知,南北分驰有梦随。

万里秋风闻雁信,孤灯夜雨坐狐疑。

蒙阳逆旅频增恨,楚水帆樯又系思。

毕竟足音来不远,相逢把酒定何时。

(0)

拟古

嘉林有神龟,豫且纲得之。

宋元感幽梦,解网释其羁。

一蹶终难起,卫平啧有辞。

钻研七十二,谓尔善决疑。

吁嗟乎龟之年,吾不知其几千?

龟之智,吾不知其所以然?

上有桃蓍,下有灵渊,嘘吸导引,潜彼沦涟。

其灵也,若仙泽不产毒螫,若风雨以时而祷。

蛟龙避其巢,人民获寿考。其藏也,人将保汝。

吾闻之,至道者天不绝,服元气者地不灭。

动则与天游,静若养其拙。

奈何甲子重光,得之者昌。内诚不敛,嘉名孔彰。

江神遗之以龙节,河伯导之以鼍梁。

既蹒跚以蹩躄,徒中道而望洋。

能占变,曾不知舞鹤游蜻之先见。

神能感幽,不能禁谣诼流言之相煽。

象有齿,焚其身,蚌有珠,采于人。

龟以明哲不保,又何尤豫且卫平之不仁。

黄犬悲上士,鹤华思华亭。

山藻虽云乐,憔悴墨光荧。

于人何昭昭,于己何冥冥!

抑其处彼尘滓,而不能神游物化,故常受累乎有形。

龟鉴不远,景纯渡江徒遭刑。

龟乎吾将为尔致巫咸,具彼芳馨,招尔魂乎返尔灵。

(0)

读杨文孺传.忠烈

小臣与顾命,此身早不有。

力持三案魁,誓以靖群丑。

贯盈廿四罪,青史垂不朽。

上疏禠奸魂,惜哉阍难扣。

不信杨大洪,贿将廷弼受。

惨毒不忍闻,大中及光斗。

阉祸延终始,呜呼谁之咎!

天心慨可知,泰昌不永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