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与顾命,此身早不有。
力持三案魁,誓以靖群丑。
贯盈廿四罪,青史垂不朽。
上疏禠奸魂,惜哉阍难扣。
不信杨大洪,贿将廷弼受。
惨毒不忍闻,大中及光斗。
阉祸延终始,呜呼谁之咎!
天心慨可知,泰昌不永寿。
小臣与顾命,此身早不有。
力持三案魁,誓以靖群丑。
贯盈廿四罪,青史垂不朽。
上疏禠奸魂,惜哉阍难扣。
不信杨大洪,贿将廷弼受。
惨毒不忍闻,大中及光斗。
阉祸延终始,呜呼谁之咎!
天心慨可知,泰昌不永寿。
这首诗《读杨文孺传·忠烈》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对杨文孺的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杨文孺忠诚与英勇精神的高度赞扬和深切缅怀。
诗中首先点明了杨文孺的身份——“小臣与顾命”,暗示其在国家大事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通过“此身早不有”表达出对杨文孺为国捐躯的悲壮情感。紧接着,“力持三案魁,誓以靖群丑”描绘了杨文孺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展现了他为正义而战的英雄形象。
“贯盈廿四罪,青史垂不朽”一句,赞扬了杨文孺揭露并惩治腐败的勇气和智慧,他的事迹将被历史铭记。然而,“上疏禠奸魂,惜哉阍难扣”则表达了对杨文孺未能得到公正对待的遗憾,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
“不信杨大洪,贿将廷弼受”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杨文孺的正直与那些受贿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惨毒不忍闻,大中及光斗”更是直接指出了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对无辜者的伤害。
最后,“阉祸延终始,呜呼谁之咎!”表达了对宦官专权导致国家动荡的谴责,同时也提出了对责任人的追问。而“天心慨可知,泰昌不永寿”则以历史的视角,暗示了君主的短命与国家命运的关联,表达了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赞扬了杨文孺的忠诚与英勇,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尔祖文魁圣代初,百年乔木荫门闾。
摅忠报国名无忝,积德传家庆有馀。
绿野恩光承宠渥,乌台荣显沐封除。
玄真浦溆寻渔艇,白社林泉引鹭车。
少女风经春昼永,老人星灿夜天虚。
仙都甲子才周历,寿域期颐久按书。
珠履接连皆上客,金钗排列总名姝。
绮罗丛里笙歌满,不问酕醄醉引裾。
阖闾城西岁云暮,梅花开遍江村路。
暗香深处祖筵开,饯送衣冠皆旧故。
多君早年富文学,献艺词场称独步。
一官掌教赵州城,坐拥寒毡守清素。
诸生济济遂乐育,法阐苏湖旧程度。
光浮五彩笔生花,高折桂枝惊老兔。
西江此行喜升秩,身沐恩荣沾雨露。
玉堂金马后为期,接踵夔龙筵□鹭。
本心全德今古稀,颜子三月能不违。
唐虞尧舜犹有病,博施济众其庶几。
君家搆堂最高爽,杏花深处通来往。
不求名利只探医,孜孜方寸为仁广。
世传□药如宋清,参芩附术收来精。
囊中积券焚已欠,炉内养砂功已成。
刀圭入内沉疴释,百年庆泽由君积。
谁云卢扁独超群,会看青史书奇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