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绵帐春.槟榔》
《绵帐春.槟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花发房中,子生房外。一颗颗、来从琼海。

带花餐,连叶嚼,喜颜红十倍。胭脂能代。

大把咸分,小将乾配。尽儿女、长盈绣袋。

汁须吞,渣须吐,添香灰至再。馀甘还爱。

(0)
鉴赏

这首《绵帐春·槟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槟榔的生长与食用之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花发房中,子生房外”的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槟榔的果实比作房中的花朵,而其种子则仿佛是生长在远方的果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槟榔的生长环境与特点。

接下来,“一颗颗、来从琼海”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槟榔果实的珍贵与来源的遥远,仿佛是从琼浆汇聚之地而来,充满了神秘与诱惑。随后,“带花餐,连叶嚼,喜颜红十倍”描绘了槟榔的食用方式,以及食用后带来的喜悦与变化,通过“喜颜红十倍”这一夸张的描述,突出了槟榔对食用者精神状态的积极影响。

“胭脂能代。大把咸分,小将乾配。尽儿女、长盈绣袋”几句,不仅展现了槟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如可以替代胭脂,还能作为装饰品,丰富了槟榔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大把咸分,小将乾配”这样的描述,体现了槟榔在不同场合下的多样用途,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

最后,“汁须吞,渣须吐,添香灰至再。馀甘还爱”则详细介绍了槟榔的食用过程和体验,强调了其独特的口感和回味,以及人们对槟榔持久的喜爱。通过“汁须吞,渣须吐”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槟榔食用时的讲究与仪式感,而“添香灰至再”则暗示了槟榔在某些文化或习俗中的特殊地位,表达了人们对槟榔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绵帐春·槟榔》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槟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荔支诗·其十六

临风几度倚仙厨,探得骊龙第一珠。

我欲殷勤问王母,不知天上有愁无。

(0)

送悟寂归寿昌·其一

眼前秋色岭头梅,广陌征尘一并催。

好去不须频忆我,祖山一定是归来。

(0)

辽海舟中·其二十五

一枝短竹锡,持以供远游。

时到伤心处,三振可消忧。

(0)

辽海舟中·其十二

海日大如斗,海月大如盘。

谁识海上心,谁为海上言。

(0)

寄怀刘焕之·其二

更闻宴盛乐群宾,缓带还寻大雅人。

数载梦魂知我倦,一生肝胆爱君真。

辕门日静秋声阔,古驿花开瑞色频。

洙泗源头最深处,连阳一镇见芳樽。

(0)

寄怀刘焕之

无因杖策到连阳,惆怅江头对渺茫。

知己自能临大节,何人更有好文章。

枕戈天地风云窄,剪烛年华梦寐长。

晓角一声惊客起,思君真在广居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