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校书祈雨有应》
《和陈校书祈雨有应》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一念忧民敢惮烦,肩舆得得款祠坛。

莫嫌勺水能多少,自是壶中世界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xiàoshūyǒuyìng
sòng / liúzǎi

niànyóumíngǎndànfánjiānkuǎntán

xiánsháoshuǐnéngduōshǎoshìzhōngshìjièkuān

注释
一念:一心一意。
忧民:关心民众。
敢惮烦:不畏麻烦。
肩舆:轿子。
款祠坛:从容地来到祠堂。
勺水:少量的水,比喻微小的事物。
多少:多少。
壶中世界:比喻内心或想象中的广阔天地。
宽:广阔。
翻译
一心为民忧虑,不怕麻烦,坐着小轿缓缓来到祠堂。
不要嫌弃一勺水的微小,因为这就像壶中的天地,广阔无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干旱之年,忧心民瘼,愿意亲自去祭坛祈雨的决心和行动。"一念忧民敢惮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深感忧虑的心情,而"肩舆得得款祠坛"则是他不畏艰难,愿意亲自去祭坛求雨的决心。

接着的两句"莫嫌勺水能多少,自是壶中世界宽"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勺水虽然少,却如同小小壶中蕴含着广阔的世界。这里勺水喻指微薄之力,而壶中世界则象征着即便力量渺小,但只要心存宽裕和希望,就能创造出一个包容和谐的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失为民请命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寓意着即便个人力量微薄,但只要心怀大志,就能创造出影响。诗中既有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身力量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古代士人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诗偈·其一六○

入理如箭射,寻文转相背。

直道不肯行,识路成迷退。

心王不了事,公臣生执碍。

为此一群贼,生死如踏碓。

(0)

诗偈·其九十一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

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0)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飘飘瑞雪下山川,散漫轻飞集九埏。

似絮还飞垂柳陌,如花更绕落梅前。

影随明月团纨扇,声将流水杂鸣弦。

共荷神功万庾积,终朝圣寿百千年。

(0)

谒禹庙

九土昔沦垫,八方抱殷忧。

哲王受《洪范》,群物承天休。

源委有所在,勤劳会东州。

稽山何峻极,清庙居上头。

律度非外事,辛壬宁少留。

歌谣自不去,覆载将何求?

灵长表远绩,经启蒙宏猷。

孰敢备佐命,天吴与阳侯。

玄功馀玉帛,茂实结松楸。

盖影庇风雨,湖光摇冕旒。

质明箫鼓作,通昔礼容脩。

骍牢设旧物,洿水配庶羞。

深沈本建极,傲很亦思柔。

阴怪尚奔走,灵徒如献酬。

恍疑仙驾动,静见宿云收。

竹树依积润,菰蒲托清流。

谬兹领百越,忽复历三秋。

丹恳谅可荐,庶几无年尤。

(0)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0)

送淡公·其四

短蓑不怕雨,白鹭相争飞。

短楫画菰蒲,斗作豪横归。

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

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