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氏池亭六首·其一》
《夏氏池亭六首·其一》全文
明 / 唐时升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出郭平分浦溆,开门别有山川。

日高竹露犹滴,风定茶烟翳然。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夏氏池亭六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夏日郊外的宁静景象。首句"出郭平分浦溆",写出了走出城郭后,视野开阔,河流湖泊分布均匀,展现了郊野的开阔与自然的和谐。次句"开门别有山川"进一步强调了进入夏氏府邸后,眼前展现出的别样山水风光,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日高竹露犹滴",通过描绘竹林中晨露未干,即使阳光高照也仍有露珠滑落,体现了夏日清晨的清凉和生机。最后一句"风定茶烟翳然"则描绘了静谧的氛围中,煮茶的轻烟缓缓升起,笼罩在周围,营造出一种闲适而雅致的生活情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池亭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唐时升

唐时升
朝代:明

唐时升(1551~1636)明代学者。字叔达,号灌园叟,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受业归有光,年未三十,弃举子业,专意古学,工诗文,用词清浅,善画墨梅。家境贫寒,然好助人,人称好施与。与娄坚、李流芳、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又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
猜你喜欢

题野人家

茅檐竹落野人家,只么悠悠阅岁华。

田父把犁寒雨足,牧儿吹笛晚风斜。

(0)

金丹诗诀·其十三

上应星辰下应铅,太阳三十六交躔。

不因法象无由采,谁语生于天地先。

(0)

题彦恢家仇池四石刻

伏波南来自交趾,可笑汗牛推薏苡。

人言包裹足珠犀,谁识闲身谢簪履。

如何当年元相国,胸中饱饮贪泉水。

胡椒八百亦安用,坐此杀生真可鄙。

龙眠主簿亦儿嬉,银钩虿尾搜遗奇。

三年独有一钱在,归来清节人皆知。

囊空安得紫丝帐,车重只馀黄绢碑。

自言所至辄寓目,穷搜屋壁翻阶墀。

不嫌尤物触时禁,恍然入手心惊疑。

君不见峄山篆刻焚野火,磨崖万仞高崔嵬。

何如四石横棐几,左提右挈行相随。

(0)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落叶屑窣鸣风廊,四无人声夜未央。

道人过我谈真常,客舍有底相迎将。

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

青梨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

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

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

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

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

而我昔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

人生一梦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

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

夜阑一酌馀甘汤,他年此乐不可忘。

(0)

讼风伯

天胡久不雨,我欲讼之天。

二麦槁欲死,骄阳犹炽然。

重阴数布野,雨意来无边。

未许一濡地,辄遇四风颠。

摆摇涧谷响,宁复留云烟。

雨师良已勤,风伯殆未悛。

天公纵此为,忍使暴我田。

默诉若有答,不待巫史传。

昨者六七月,屋溜如绳悬。

淋漓逮十日,奔突溃百川。

行旅已断道,闾阎欲通船。

不藉屏翳功,日星几变迁。

我请酌民情,血诚通帝渊。

风雨要有时,乃不为咎愆。

赤子仰粒食,云何绝其烟。

徒闵负贩劳,不忧稼穑先。

怨讟满南亩,欢忻为市廛。

谩说昏垫害,欲誇扫除贤。

何曾补日月,空祇留饥年。

区区讼风伯,聊赓退之篇。

(0)

人参

草木异所禀,甘苦分炎凉。

人参独中和,群药敢雁行。

虽微瞑眩力,颇著难老方。

譬之古循吏,有益初无伤。

安神补五脏,自使精魄强。

罗浮仙者居,灵质不自藏。

移根植膏壤,桠叶粲以长。

东南虽异产,辽海谁能航。

誓将北归日,从我涉汉湘。

种之眉山阴,得与伯仲尝。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