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讼风伯》
《讼风伯》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天胡久不雨,我欲讼之天。

二麦槁欲死,骄阳犹炽然。

重阴数布野,雨意来无边。

未许一濡地,辄遇四风颠。

摆摇涧谷响,宁复留云烟。

雨师良已勤,风伯殆未悛。

天公纵此为,忍使暴我田。

默诉若有答,不待巫史传。

昨者六七月,屋溜如绳悬。

淋漓逮十日,奔突溃百川。

行旅已断道,闾阎欲通船。

不藉屏翳功,日星几变迁。

我请酌民情,血诚通帝渊。

风雨要有时,乃不为咎愆。

赤子仰粒食,云何绝其烟。

徒闵负贩劳,不忧稼穑先。

怨讟满南亩,欢忻为市廛。

谩说昏垫害,欲誇扫除贤。

何曾补日月,空祇留饥年。

区区讼风伯,聊赓退之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讼风伯》,以抒发对连绵大雨的不满和对风伯的责问。诗中描绘了长时间干旱后突然降下的暴雨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与损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头便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久旱无雨的不满,欲向天庭申诉。接着描述了干旱导致麦苗枯萎的情景,以及随后暴雨倾盆而下的景象,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如“摆摇涧谷响”、“宁复留云烟”,生动展现了暴雨的威力和破坏性。

诗人进一步将矛头指向了风伯,质疑其行为是否合理,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通过“默诉若有答,不待巫史传”的表述,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解答,暗示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探索。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去年连续多日的大雨,描述了暴雨对交通、生活的影响,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通过“不藉屏翳功,日星几变迁”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影响之深远的感慨。

最后,诗人提出请求,希望上天能适时调整风雨,避免灾害,并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指出农民的生计依赖于粮食,不应被自然灾害剥夺。通过“徒闵负贩劳,不忧稼穑先”一句,诗人批评了只关注表面现象而不顾农业生产的行为,强调了对农民疾苦的关注。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色彩的作品。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惠文编

一编高唱暑中开,习习清风匝地来。

金作瓶盘珠就贯,知君亲到宝山回。

(0)

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其二

久敬钦交旧,雍和浃弟昆。

玉温儒者行,矢直谏臣言。

遽返生申魄,犹虚命说恩。

只因为善报,馀庆在高门。

(0)

喜雪呈安观文谢惠酒

雪花盈尺覆春田,太守勤民庆有年。

介任袁安从放卧,寒矜枚叟不加延。

桃根度曲今何在,柳絮裁诗久未传。

内集岂宜虚旧贶,为公举白抹朱弦。

(0)

三岩诗.澹山岩

谁开仙窟宅,非与众岩俦。

树响晴翻雨,岚凉夏变秋。

禽灵啼复断,云怪吐还收。

深羡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0)

暑伏偶书呈端祖抑之

岁时三伏每相承,雨汗居人因不胜。

况是五弦均长养,何须六幕苦炎蒸。

中乾愿沃仙盘露,上赐堪加凌室冰。

安得天风破烦溽,释然群动返清澄。

(0)

端午书事

火云方炽又风薰,谁柅天边午日轮。

靖郭所生为贵子,灵均已死作忠臣。

朝衣耻立鸡争地,宾幄难量狗盗人。

休语前书忧喜事,浴兰角黍是良辰。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