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榷税正愁繁,封事曾闻达九阍。
圣主忧民丹诏下,炎方无处不沾恩。
年来榷税正愁繁,封事曾闻达九阍。
圣主忧民丹诏下,炎方无处不沾恩。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官员霍尚守对朝廷关注民生政策的颂扬与感激之情。通过“榷税”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管理的严格与复杂。诗人提到的“封事”,是一种秘密上奏皇帝的方式,表明了他对朝廷能够听到民众疾苦并采取行动的期待和欣喜。
“圣主忧民丹诏下”,展现了君主以百姓福祉为重的形象,通过“丹诏”这一象征性语言,强调了皇帝的仁政与决策的权威性。而“炎方无处不沾恩”则表达了在炎热地区,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朝廷恩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体现了政策的公平与深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公正、仁爱治国理念的向往与实践,以及文人士大夫对国家政策积极正面的评价和拥护。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麦秋禾夏际,所蕲雨泽时。
昨者稍炎蒸,沾洒薄已滋。
兹复越七日,切切心靡夷。
田原纵未亢,颇待甘膏垂。
山云傍晚浓,长松点千丝。
闻声固已佳,见势心更怡。
转恐万窍号,忽焉风散之。
因忆常年间,夏至获一犁。
已是额手庆,晚禾尚及期。
今岁被恩早,颇生望蜀思。
人情率皆然,谁能造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