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能来两郑公,百年英烈尚遗风。
笙歌少让他时胜,犴狱应从到日空。
画戟行程春色里,邮亭离恨雨声中。
不辞远为宗风去,一瓣香缘六一翁。
千里能来两郑公,百年英烈尚遗风。
笙歌少让他时胜,犴狱应从到日空。
画戟行程春色里,邮亭离恨雨声中。
不辞远为宗风去,一瓣香缘六一翁。
这是一首描写远送亲友、抒发思念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郑公老少卿赴吉州的送别,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千里能来两郑公,百年英烈尚遗风。” 这两句点出了郑公的人格魅力和他留下的不朽声名,即便是过了百年,其英勇与杰出的事迹依然被人传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郑公的崇敬之情。
“笙歌少让他时胜,犴狱应从到日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在旅途中能少受挫折和困扰,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边塞上的乐器,其声响亮,可以驱散忧愁;“犴狱”则是比喻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画戟行程春色里,邮亭离恨雨声中。”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朋友在春天的美丽风光中启程,而诗人自己则留在邮亭之上,听着雨声,感受着离别的哀愁。
“不辞远为宗风去,一瓣香缘六一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即便是要走很远的路,也要保持家族或师门所传承的美好风范。最后一句中的“一瓣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比喻,意指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而“六一翁”则可能是对某位高僧的尊称或者隐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情感,更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文关怀。
院宇重重掩。醉沈沈、亭阴转午,绣帘高卷。
金鸭香浓喷宝篆,惊起雕梁语燕。
正一架、酴醾开遍。嫩萼梢头舒素脸。
似月娥、初试宫妆浅。风力嫩,异香软。
佳人无意拈针线。绕朱阑、六曲徘徊,为他留恋。
试把花心轻轻数,暗卜归期近远。
奈数了、依然重怨。把酒问春春不管。
枉教人、只恁空肠断。肠断处,怎消遣。
丘公镇金陵,辛老治京口。
君王神武欲筹边,九江更使何人守。
九江太守今谯侯,谯侯德量容九州。
诗书礼乐晋元帅,意度閒远和而谋。
清尊对客温如玉,同上庾楼望西北。
胡尘万里气压之,客有白头何碌碌。
出门烟水空茫茫,西为汉沔南衡湘。
指点武昌在何许,买船又谒吴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