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仿得柯亭竹,不减三春。却够三分。
到此何须问主人。一般带得潇湘绿,妒煞青筠。
忙煞红轮。终日何曾别此君。
是谁仿得柯亭竹,不减三春。却够三分。
到此何须问主人。一般带得潇湘绿,妒煞青筠。
忙煞红轮。终日何曾别此君。
这首词以竹为题,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精神,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词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赋予了情感和生命,使得竹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是谁仿得柯亭竹,不减三春。”开篇即以设问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那模仿柯亭竹的匠人,其技艺之高超,竟使仿制品不逊于真正的柯亭竹之美,如同三春之景,生机勃勃,令人赞叹。
“却够三分。到此何须问主人。”接着描述了竹子的分量与价值,即便只是“够三分”,也足以让人敬佩,无需再向主人询问其价值所在,因为竹子本身便已自证其非凡。
“一般带得潇湘绿,妒煞青筠。忙煞红轮。”这里进一步赞美竹子的颜色与生命力,它如同潇湘的碧绿,让青筠(可能指其他种类的竹)感到嫉妒,甚至让太阳都显得忙碌起来,无法完全照耀这片绿意盎然的竹林。
“终日何曾别此君。”最后,词人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始终与竹相伴,竹子成为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伴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作者对竹子坚韧品格的崇敬之情,以及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将军秀气钟衡湘,桓桓武略天下扬。
运奇画策扫秕糠,蛮酋喙息如驱羊。
玺书屡下褒忠良,干城千里恢封疆。
绳绳祖武昭重光,斗间紫气悬干将,归来庆燕忠孝堂。
繁弦急管飞璚浆,亲恩君宠不可忘。
簪缨奕叶云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