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署元非驵侩才,直看金璧等浮埃。
颓垣已付池蛙管,贺客翻同野燕猜。
白老有诗行复问,寇公无地去还来。
词林马价谁多少,不待相逢意已该。
台署元非驵侩才,直看金璧等浮埃。
颓垣已付池蛙管,贺客翻同野燕猜。
白老有诗行复问,寇公无地去还来。
词林马价谁多少,不待相逢意已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若虚秋官旧有屋一区为积潦所坏数年不售竟得银四两闻师召售马自谓与此价略相近索予用韵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所拥有的房屋因水灾而损坏,多年未能出售,最终以四两银子的价格卖出的感慨。
首联“台署元非驵侩才,直看金璧等浮埃”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不是善于买卖的官员,将金璧(指珍贵的财物)比作浮尘,暗示自己对金钱的淡泊态度。
颔联“颓垣已付池蛙管,贺客翻同野燕猜”描绘了房屋损坏后的景象,用“池蛙管”形容房屋的破败,用“野燕猜”比喻来访者的疑惑与猜疑,形象地展现了房屋的荒凉与世人的冷漠。
颈联“白老有诗行复问,寇公无地去还来”引用了古人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词林马价谁多少,不待相逢意已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思考,用“词林马价”比喻自己的价值,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人生价值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