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使传宣诏逐臣,轻舟夜发五河滨。
当年早际风云会,此日重沾雨露新。
岂有文章裨制作,祗将忠直答皇仁。
明朝咫尺天颜近,莫怪灯花报喜频。
驿使传宣诏逐臣,轻舟夜发五河滨。
当年早际风云会,此日重沾雨露新。
岂有文章裨制作,祗将忠直答皇仁。
明朝咫尺天颜近,莫怪灯花报喜频。
这首明代诗人吴伯宗的《奉使安南赴召还京》描绘了诗人接到朝廷诏令后,夜晚轻舟离别五河之滨的情景。他回忆起早年曾风云际会,如今得以重获恩典,感受到雨露滋润般的皇恩。诗人自谦没有华丽的文章才能,但以忠诚正直回应皇上的仁德。他期待明日接近天子,暗示着召见将带来好消息,因此灯花频繁报喜,显得格外欣喜。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情感真挚,格调积极。
同心而异乡,既见复轻别。
岂终无会期,南北渺难必。
邮亭君与我,强饭再三说。
此意非不领,欲话声已咽。
肩舆使前驱,分手大江侧。
升高辄回首,犹拟望颜色。
予家古南州,胜友固不乏。
如君相知深,千百未见一。
君才十倍我,君德更刚直。
赠行诗满纸,字字良有益。
谁与趣我去,胡不缓旬浃。
噬脐怅弗及,写心寄愁绝。
诳人吐尽胸中墨,不料反为人所得。
祸变之来非所虑,仅与诗人供一箸。
韩非竟以说难死,杨恽诗成污刀机。
子云嗜学甘寂寞,晚年奇字终投阁。
撑肠文字五千卷,不救颜回忍饥面。
三年博士冗不治,半生铅椠宁非痴。
老兵两眼不识书,饱食高眠我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