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梅树君竹楼编诗图》
《题梅树君竹楼编诗图》全文
清 / 崔旭   形式: 古风

我生有癖爱钞诗,残编败壁搜无遗。

沽上梅三更好事,口吟手写不知疲。

大张铁网操选政,不但心专气亦横。

编罢邑人编郡人,我如六国遭兼并。

更画欲起竹间楼,著君编诗坐上头。

牙签错落排甲乙,清风入户吟声幽。

此楼从君意中有,此编傥传千载后。

后人见诗如见楼,诗卷长留楼不朽。

君不见宋相寇公国号莱,官居鼎鼐无楼台。

万事不如编诗好,何日我歌归去来。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崔旭的《题梅树君竹楼编诗图》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首句“我生有癖爱钞诗”,直接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痴迷之情,不惜在残编败壁中搜寻佳作。接着,“沽上梅三更好事”暗示了诗人对梅树君竹楼编诗图中的梅花和诗书的喜爱,认为这是极大的乐事,他甚至“口吟手写不知疲”。

诗人以“大张铁网操选政”形容自己精心挑选诗歌的态度,不仅用心专注,且充满热情。他将编诗扩展到郡人,自比为六国被兼并,形象地表达了对诗歌传播的期待和对自己工作的感慨。

“更画欲起竹间楼,著君编诗坐上头”描绘了诗人希望在竹楼中设立诗书之地,让梅树君的诗作成为楼中之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牙签错落排甲乙,清风入户吟声幽”展现了书房的雅致与宁静,以及诗人在此吟诵诗歌的惬意。

最后,诗人寄望于竹楼与诗卷能流传千载,后人通过阅读诗歌如同亲临竹楼,感受到诗的永恒与楼的不朽。诗人以寇准无楼而有诗的典故,强调了诗歌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回归诗歌创作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崔旭

崔旭
朝代:清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猜你喜欢

题刘文简所藏墨梅卷

烟雨和成宛擅场,新来翻著雪衣裳。

以吾不可学渠可,善学杨君祇此郎。

(0)

送丁道士住洞阳

华阳洞口鍊丹台,仙客遗基在草莱。

急遣羽流专洒扫,千年去鹤会归来。

(0)

乙酉夏述怀二绝·其一

水边舟子竞招招,陌上车尘晚更嚣。

祇有幽人无个事,藕花深处弄轻桡。

(0)

讽州守

未到桃源来,长忆出家景。

及到桃源了,还是鉴中影。

(0)

留题涪州石鱼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0)

演平渡度侄别入城

前溪积雨浪拍天,人立沙头催渡船。

溪云贴水湿不起,岸柳凝愁丝乱牵。

石泉涓涓响涧谷,山树濯濯延云烟。

客程东西风袂翩,去者自去还者还。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