䆉稏吹香,音书隔月,孺人稚子安否。
校尉摸金,将军负腹,风卷乱鸦飞去。
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弹尽哀弦何补。
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
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
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
䆉稏吹香,音书隔月,孺人稚子安否。
校尉摸金,将军负腹,风卷乱鸦飞去。
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弹尽哀弦何补。
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
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
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
这首诗是赵熙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探春·问休庵消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亲人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休庵(可能是一位友人或亲人的居所)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䆉稏吹香",开篇以稻谷的香气引出对家乡的怀念,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对远方的牵挂。"音书隔月",进一步强调了与亲人的通信间隔之久,流露出思念之情。"孺人稚子安否",直接询问家中小儿和妻子是否安好,体现出诗人对家庭的挂念。
接下来的"校尉摸金,将军负腹",运用典故,可能暗指时局动荡,寓言友人处境艰难。"风卷乱鸦飞去",描绘出一幅凄凉景象,增添了诗的忧郁气氛。"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借春夜灯火映照出戏剧表演,暗示了生活的琐碎和无奈。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借唐代宫廷的娱乐活动,表达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现实的落寞感。"弹尽哀弦何补",感叹音乐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困顿,甚至愿意以琴为代价换取物质上的改善。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诗人自嘲为命运多舛的文人,无人援助,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在困境中仍试图寻找一丝欢乐,以庆祝友人生日,但"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又预示着时光易逝,秋雨将至,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关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