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腰轩阁俯高秋,徨倚如登百尺楼。
野马出山斜照没,玉蟾上树晚凉浮。
目穷碧落心胸阔,袖引金飔今古收。
只许词臣伴清切,酣吟每每递诗邮。
岩腰轩阁俯高秋,徨倚如登百尺楼。
野马出山斜照没,玉蟾上树晚凉浮。
目穷碧落心胸阔,袖引金飔今古收。
只许词臣伴清切,酣吟每每递诗邮。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岩腰轩阁俯高秋”以“岩腰”为背景,轩阁临空,俯瞰着深秋的美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彷倚如登百尺楼”,诗人仿佛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境开阔。
“野马出山斜照没,玉蟾上树晚凉浮”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和月升树梢的景象。野马般的云彩在山间游动,夕阳逐渐隐没;而月亮则缓缓升起,给夜晚带来清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目穷碧落心胸阔,袖引金飔今古收”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内心的宽广。碧落象征着无限的天空,诗人的心胸也随着视野的开阔而变得宽广。同时,诗人似乎能捕捉到历史的微风(金飔),将古今的情感融入其中,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最后一句“只许词臣伴清切,酣吟每每递诗邮”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志趣。他希望只有文人墨客能够陪伴他在这清静之地,共同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彼此之间通过诗歌传递情感和思想。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朗高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