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
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
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
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悠然自得的画面。"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春日融融之中,带着手杖漫步于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这种清新的气息与行走的轻松自如,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态度。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二句,则是诗人对周遭景象变化以及鸟语来去的观察,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着一种生命流转、自然循环的哲思。"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一段,通过人们攀登至山中的寺庙,以及花朵倒影在水面上,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卷。
最后两句"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情境想要记录下来的迫切心情,但却因为诗思如泉涌,不得不反复推敲,以求达到完美的表达。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状态的自我体悟,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高远情怀。
月公别我浮三峡,欲往南中求大法。
此行初为梅州老,过岭障烟恐难狎。
挂帆且指古鄱阳,骥子凤雏亦称甲。
十年故人我尚记,平视诸方气尝压。
玉剑无声血千里,肯就铜盘后先歃。
相从学道须究竟,半字落耳汗沾洽。
宗师语言岂不佳,世间传写空盈夹。
归来趺坐举其要,莫话衡庐与苕霅。
琼妃卧月。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
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
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
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
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
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
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
早又是,翠荫蒙茸,不似一枝清绝。
忆昔同时召。正青山、亲提玉尺,量材廊庙。
当日班行比元祐,北玉西珠照耀。
一转首、宫商移调。
君自乌台登骑省,觉精神、风采增清峭。
数贤者,一不肖。酒酣耳热惟长啸。
便翩翩、辍班荷橐,一麾闽峤。
堪笑狂生无用处,垂老云耕月钓。
这富贵、非由人要。
畴昔评君如玉雪,好翛然、琴鹤风尘表。
清献后,又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