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如此,嗟子何滞违。
朝征沙雁引,晚泊渚凫依。
席势乘风驶,棹讴击汰飞。
济深扬桂枻,厉险戒袽衣。
冒沚葭侵露,缘崖柳碍晖。
波文明夕照,水色长寒威。
远火看还灭,孤烟迫已微。
劳歌徒自奏,惆怅未言归。
行路难如此,嗟子何滞违。
朝征沙雁引,晚泊渚凫依。
席势乘风驶,棹讴击汰飞。
济深扬桂枻,厉险戒袽衣。
冒沚葭侵露,缘崖柳碍晖。
波文明夕照,水色长寒威。
远火看还灭,孤烟迫已微。
劳歌徒自奏,惆怅未言归。
这首《舟中》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舟行水上时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以“行路难如此”开篇,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随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朝霞中的沙雁、傍晚时分的渚凫、乘风破浪的船只、击水而行的桨声,以及沿途的芦苇、垂柳等,构建了一幅动态的水乡画卷。
诗人在描述舟行之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济深扬桂枻,厉险戒袽衣”,既表现了航行过程中的勇敢与谨慎,也暗含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警觉。而“冒沚葭侵露,缘崖柳碍晖”则细腻地描绘了舟行途中的自然景观,芦苇在晨露中摇曳,柳树在崖边遮挡着阳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波文明夕照,水色长寒威”两句,将日落时分水面的光影变化与水色的冷峻描绘得淋漓尽致,夕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与水面上的寒意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远火看还灭,孤烟迫已微”则通过远处的灯火与近处的孤烟,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深思,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与期待。
初月散林烟,近水明篱落。
昨夜东风犯雪来,梦地春抛却。
最负五湖心,不为风波恶。
笑看青山也白头,一醉花应觉。
云叠玉棱棱,琴筑流澌咽。
漫把南枝赠北人,陇上伤今别。
秀麓梦重寻,泉石空高洁。
台上看谁卧雪来,独共寒香说。